飞利浦中国“变脸”
昔日策动对华家电反倾销,今朝来华与政府亲密接触飞利浦的"变脸"代表了不少跨国公司的中国新攻略。
飞利浦全球总裁柯慈雷此行不虚。2003年11月23日到29日,他率飞利浦全球管理委员会一行17人来到中国,旋风般拜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等政界要员,还在北京、上海等6所著名大学演讲、捐赠、招聘、设奖学金及赞助大学生足球联赛。
就在这一周,飞利浦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还分组前往北京、吉林、沈阳、青岛、南京、苏州、深圳、上海等8个城市拜访省市领导,与经销商和零售商交流,甚至还走访了消费者家庭。
飞利浦在中国大搞政府公关,效果颇佳。
11月25日,飞利浦电子与上市公司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微电子",股票代码600360)合资成立吉林飞利浦半导体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飞利浦开始把功率业务线中的双级产品生产线向中国转移。
11月27日,柯慈雷在南京被南京市政府授予"南京市荣誉市民"。
11月28日,飞利浦在上海召开全球董事会。据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传讯高级总监孙纪善女士介绍,这是飞利浦全球管理委员会前所未有的一次集体出访一个国家,也是前所未有地在阿姆斯特丹之外的一个城市召开集团全球董事会。
业内人士说,飞利浦在表明姿态,目的是为了改善与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关系,以此挽救自己在中国的形象。
"借刀杀人"
2000年,中国节能灯市场一夜之间冒出个大买家,不论质量,来者不拒,甚至把库存产品都抢购一空。随后在欧洲市场上,飞利浦节能灯居然在以比中国产品还低的价格销售,中国厂家为了保卫欧洲节能灯市场开始频频降价,一场价格大战全面爆发。
后来证明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2000年5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接受包括飞利浦在内的3家欧盟成员国节能灯厂家的诉讼,对来自中国的节能灯进行反倾销调查。
"一旦认定中国节能灯构成倾销,欧盟对中国的节能灯征收的高额反倾销税将持续到2006年。照此发展,中国节能灯企业将被完全赶出欧盟市场。"中国外经贸部告诉被诉讼的中国企业,除了应诉别无选择。
经过调查,故意大量收购明显低于国家质量标准节能灯的神秘大买家正是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集团和一家德国厂商西凡尼亚。飞利浦以低价收购中国产品,在灯体和包装上印上飞利浦商标,只有一行小字标明是中国制造,然后利用中国某进出口集团作为出口商,销售到欧洲。
飞利浦的这一招"借刀杀人",让知道真相后的中国节能灯厂家怒不可遏。有这么一个小插曲:有个瑞士专家参观浙江金华附近的一家民营节能灯厂,人家客气地问他叫什么,他说叫我菲力普吧,结果被误认为飞利浦创始家族的成员,莫名其妙被人打了一顿。
欲盖弥彰。2000年6月16日,飞利浦高层官员率领从英国聘请的律师来到中国,与中国厂商及有关行业协会、政府官员会面,要帮助中国企业。他带来的律师愿意免费为中国厂商代理诉讼。中方厂商当场严词拒绝了飞利浦的"善意",并且要求飞利浦撤诉,结果不欢而散。
这并不是飞利浦第一次算计中国家电企业。中国彩电屡遭欧盟的反倾销诉讼,部分也是拜飞利浦所赐。从1988年开始,历时12年,在飞利浦电子集团力促下,欧盟对中国彩电立案反倾销,征收税率从15.3%最后到44.6%,致使中国出口欧洲的彩电逐年减少,最后被完全赶出欧洲市场。
2000年4月2日,欧盟向中国彩电征收44.6%的高额反倾销税到期。按照欧盟的有关法律,如果起诉方于2000年1月2日前不提出日落复审,反倾销自动停止。当日,从欧盟传来消息,以飞利浦为首的彩电企业已经提出日落复审,对中国彩电继续征收重税。
中国彩电退出的欧洲市场被以飞利浦为首的厂家蚕食。其时欧洲市场销售额占飞利浦集团1/3,飞利浦将其视为根本,而整个亚洲虽地位不断上升,但总体影响力仍不能引起飞利浦的重视。
因此,有观察家评论,中国概念不过是飞利浦全球策略的一颗棋子。在需要中国概念时,飞利浦会比谁都积极,但中国概念一旦与欧洲市场发生利益冲突,飞利浦下手又会比谁都狠。
形象受损
飞利浦的"阴招"损害了它在中国的长期商誉。飞利浦总部有任何风吹草动,飞利浦中国都会受到质疑,企业耗费十多年苦心经营的形象几乎付之东流。
飞利浦业绩也于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下滑,2001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财务亏损,亏损延续了7个季度,2003年第一季度还净亏损7400万美元。
在飞利浦业务下滑的颓势中,中国市场占飞利浦全球市场的比例却在增加,这归因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柯慈雷介绍,中国市场2002年为飞利浦电子集团提供的利润在全球市场占10%。飞利浦开始把中国市场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上。应该说,飞利浦来中国不比别人晚。1985年,飞利浦就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飞利浦在中国累计投资总额超过25亿美元,建立了33家合资及独资企业,在中国设有60多个办事处,共有1.8万多名员工。
但如果与其他跨国巨头相比,飞利浦在中国就显得有些三心二意,对中国策略有些摇摆不定。IBM电子制造分部来华扎根20余年,年增长是2位数以上;摩托罗拉在华业务8年翻三番。
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飞利浦在中国的业务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落后于它的竞争对手。这一切不能说与飞利浦的中国策略没有关系:飞利浦伤害了中国市场,自己也失去了口碑。
再度下注
飞利浦全球管理委员会中国7日之行,政府公关色彩浓厚。显然,飞利浦已经深谙与中国政府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除了在吉林合资设立一个半导体公司外,飞利浦此行似乎很务虚。
而且,飞利浦选择在上海召开全球董事会就很值得玩味。在7天的时间里出台了5项中国政策,这本身就意味着飞利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开始和以前不一样,对中国战略已经改变。
柯慈雷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他认为中国是飞利浦发展战略中最重要市场之一,他还期待,到2007年时,中国能超越美国,成为飞利浦最大的市场,营业额达到120亿美元。
据飞利浦介绍,柯慈雷在两年时间里将飞利浦扭亏为盈,主要靠的就是推行"一个飞利浦"的策略,也就是加强了飞利浦各个业务集团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飞利浦全球管理委员会的这次中国行也是为了让委员们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眼见为实,增加大力发展中国市场的共识。
在"一个飞利浦"的策略下,飞利浦中国已经做了很多改变。
据飞利浦电子中国总裁张透露,飞利浦目前在中国有13个独资企业、20个合资企业,原来在财务、人事等管理上是分散的。现在飞利浦开始对这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比如飞利浦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已经在上海成立,很快将把财务整合起来。
种种迹象显示,飞利浦已经决定深耕中国,信息产业将成为飞利浦主攻的战场。一个例证是,飞利浦与大唐电信、三星今年年初成立的合资公司正在为2004年即将面世的TD-SCDMA设备进行芯片组和软件方面的研发。飞利浦认为,虽然中国3G标准未定,但是政府应该倾向于使用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这样,飞利浦可能成为支持中国3G市场的重要商业企业。还有,飞利浦近期与TCL、万利达合作,强推DVD+RW刻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