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000越野电动绞盘 G9000越野电动绞盘 N12000专业电动绞盘 N15000工业电动绞盘 H12000工业液压绞盘 H15000工业液压绞盘 K5000P便携式电动绞盘
K8000 越野绞盘 G9000 4WD绞盘 N12000 专业绞盘 N15000 救援绞盘 H12000 工业绞盘 H15000 工业绞盘 K5000P 便携式绞盘

高档便携DC之争——佳能S80 PK 松下LX2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CBSi中国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1218票  浏览134次 时间:2010年4月24日 02:01
工业绞盘

  熟悉松下DC的朋友都知道,松下虽然掌握着感光芯片的生产技术,但其数码相机的“历史”(姑且称之为历史吧)既不像佳能这样的老牌相机厂商悠久,也不及同为消费电子巨头的索尼,但松下走了一条与索尼蔡司联姻类似的路子,利用自己在电子方面的技术优势,融合徕卡在光学方面的优势,虽然起步晚,但其发展势头是其他厂商都不敢小视的。


高档便携DC之争——佳能S80 PK 松下LX2
2001年9月,松下宣布进入数码相机市场,首批推出的是DMC-LC5和DMC-F7

  本世纪初期,松下数码相机宣布其采用徕卡光学技术的全新数码相机系列LUMIX问世,最初有两大系列——LC系列(采用复古设计)和F系列(采用时尚设计),紧接着推出了后来几乎成为松下形象代表的大变焦FZ系列。后来F系列再加入了MEGA O.I.S防抖系统后,演变成了设计更美观的FX系列,这也是当时唯一的带有防抖功能的超便携式DC,也就是从FX系列开始,松下DC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

从2004年10月发布的FX5(上图)、FX1和FZ10开始,松下DC开始提供了16:9的宽幅记录模式
从2004年10月发布的FX5(上图)、FX1和FZ10开始,松下DC开始提供了16:9的宽幅记录模式
2004年2月发布的松下DMC-LC1 在当时,LC1的外形和操作方式都堪称惊世骇俗
2004年2月发布的松下DMC-LC1 在当时LC1的外形和操作方式都堪称惊世骇俗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10月推出的FX1/FX5和FZ10开始,松下提供了分辩率为1920x1080的16:9宽幅照片格式,从此开始,后来的松下DC陆续提供各种16:9的照片辩率供选择。2004年初,松下发布了一款外形颇似徕卡旁轴、并采用高规格徕卡镜头、具有全手动操作方式的500万像素机型LC-1,在当时引起轰动。

2005年x月发布的LX2,同期发布的还有LZ1,两款相机具有两种颜色机身可供选择
2005年2月发布的LZ2,同期发布的还有LZ1,两款相机具有两种颜色机身可供选择
高档便携DC之争——佳能S80 PK 松下LX2
定位普及机型的LS1,貌不惊人,在市场上也不起眼

  2005年初,松下又推出了类似LC系列机身设计加上大变焦比镜头的LZ1/LZ2系列和低价位的LS系列,取代了以前的LC系列。 在进行了长时间的多次尝试后,松下逐渐也确定了其主流DC的外形风格。2005年5月和6月间,松下在推出FX和FZ系列新款机型的同时,又新推出了一个新系列机型——定位高端消费类DC的LX1。

高档便携DC之争——佳能S80 PK 松下LX2
LX1的问世,标志着松下消费类DC从普及型到高端型的布局完成

  松下LX1的推出,不仅让很多消费者满足了对拥有徕卡镜头的虚荣,而且更主要的是,LX1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16:9规格感光芯片的数码相机。从规格参数上来说,松下LX1在当时来说难逢对手。1/1.65英寸16:9规格840万像素CCD、28-112mm 4倍光学变焦徕卡镜头、OIS防抖功能、Venus II图像引擎、5点自动对焦系统、16:9格式WVGA录影模式、创新的Joystick操控杆设计、支持RAW/TIFF/JPG格式,大广角镜头和齐全的手动功能,令LX1一问世便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 与松下有着深入合作关系的徕卡,也推出了LX1的“马甲版”,命名为D-LUX 2。

高档便携DC之争——佳能S80 PK 松下LX2
徕卡D-LUX 2,LX1以徕卡D-LUX 2的形式出现,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其出众的品质

  2006年年初,加入4/3系统多时的松下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数码单反相机L1以及多款新款数码相机,除了LZ/FX/FZ系列外,还更新了LS系列和推出了全新的TZ系列,这些姑且不提。到了2006年年中,也就是推出LX1整整一年后,本文的主角之一LX2问世了。

高档便携DC之争——佳能S80 PK 松下LX2
松下LX2不仅是松下DC的旗舰机型,而且也是目前世面上最具代表型的消费类DC

  由于LX1叫好又叫座,松下自然信心十足,LX2在LX1的基础上又有了非常多的改进和提高。在保持机身布局和镜头基本一致的情况下,LX2的像素升级至千万,采用Venus III图像引擎,最高支持ISO 3200,而最重大也是最彻底的改变则是在机背上,从LX1上的2.5英寸升级为16:9规格2.8英寸宽视角液晶屏,让宽幅概念更加彻底。

LX2(左)与LX1的机背对比
LX2(左)与LX1的机背对比

高档便携DC之争——佳能S80 PK 松下LX2
人们购买价格更高的徕卡D-LUX 3,显然更多的是为了徕卡的商标

  徕卡也很自然地推出了基于LX2设计新机——D-LUX 3,即使很多消费者清楚两款机型的渊源,但为了徕卡的商标和感觉,依然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为价格高出一大截的D-LUX 3买单。

顶:68 踩:9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87 (36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7 (366次打分)
【已经有322人表态】
66票
感动
27票
路过
31票
高兴
36票
难过
31票
搞笑
47票
愤怒
43票
无聊
4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业电动绞盘液压绞盘汇总

欣宇时代

    消防绞盘

欣宇时代

    拓松汽车户外网


    中国汽车绞盘网


    中国宠物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