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逆城市化”
摘要:城市化从19世纪工业革命发展到今天,已初具规模,无疑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并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源源不断涌入城市,从而引发经济因素在城市的高度集中。这就使得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过渡饱和,城市病纷繁杂乱,城市体系趋于极不稳定的凌乱状态,其脚步自动会放慢。当城市的发展背离最初人们对他的需求和设想时,“逆城市化”便成了必不可挡的趋势。
关键词:逆城市化 城市化 离心化 中心化
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于发达的资讯,活跃的文化,较多的创业发展机会,便捷的生活,完善的社会保障等。但是,在城市发展中,由于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加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性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以高速公路和高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随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城乡生活质量的差异正在缩小,城市的独特魅力在减弱,倒是农村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更加的选择。并且,城市“房子”、“车子”、“票子”三座大山的压力,让城市的向心力消减,城市社会人口重心开始变化,城市人口向郊区甚至是农村流动。让城市化的拐点提前到来。
事实上,早在1973年,美国学者布莱恩 贝利在其著作《比较城市化》中就阐述道“工业化大都市聚集的原因是各类专业人士相互联系。这种联系是十分频繁的,而聚集将降低他们的交通和沟通成本。但距离的减少意味着密度的增加,交通堵塞,昂贵的房租以及个人隐私的丧失等问题的出现。”事实上,最近科技的发展都立足于降低居住密度以及聚居成本。现代交通以及信息工具的发展使得每一代人可以居住的更远并能获得遥远地方的信息。分散化以及总密度的降低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空间过程。
因而,所谓“逆城市化”,是对人口主要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这种分散过程的概括。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霍华德于1898年在其专著《明天的田园城市》中提出,这一过程首先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得以证实,并在其他市场社会,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以验证。
美国的逆城市化过程
在美国,长期的趋势是城市化加速发展,于19世纪中期达到年增长6%的高峰。在这一时期,国民安定,城镇处于积极的形成过程之中。随着城市化比例的增长,指数紧接着出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叠加在这个长期趋势之上的是周期性干扰,1812年得战争和1930-1940年得经济危机,使得发展速度降至0;在1870-1880年间减半。但是,如今速度降至0却是长期的趋势,并在1970年以来发生如下情况:
(1)大都市区增长慢于整个国家增长速度,实际上很少快于美国的非大都城市区。 与过去10年相比,回到19世纪早期的发展水平。
(2)从净值来看,尽管由于近年来国外移民的一如导致大都市区人口的轻微增长,但大都市区正在失去迁入非大都市区的人口。
(3)大都市区增幅下降原因主要归因于那些特大都市区,特别是那些位于东北和中北部地区的他大都市区。
(4)较小的都市出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佛罗里达州南部与西郊地区,都有实质性日常通勤的城市远郊区,以及与都市区劳动力市场没有联系的周边县区域。
(5)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都市区和边远的周边县区迁移趋势发生逆转:在1960-1970年间,大都市区获得超过300多万的移民人口,但自从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在1960-1970年间,周边非都市区移民减少,但自从1970年以来开始增加。移民流向的平衡已经发生逆转。
许多调查人员指出:自1970年以来的人口转移意义深远,足够与过去划出一条“清晰地界限”。作为一种人口分散化的过程,一种从人口更集中状态向分散状态转移的过程,足以说明“逆城市化”这一奇特的现象在美国正在发生着。
当然,远非仅仅是人口统计问题。对美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热爱新奇”,其次是难以抗拒的“接近自然”的渴望。如果目标得到实现,“自由移动”是本质所在,而对于追求个人目标而自我奋斗的人士而言,个人主义是根本,我想究其原因,源自他们独特的马赛克文化。
热爱新奇
对于美国都市区结构的热爱新奇的描述,没有哪一个能比霍伊特的理论更具有启发性,他在《美国城市居住邻里的结构和增长》中这样说道:
城市周边地区新住宅拔地而起引人们离开老房子,从而引起所有群体的进一步迁移。一些人离开了更老更廉价的房子,而这些更老更廉价的房子被穷人所占有或空置。
新区域的持续竞争是邻里变迁的原因。每新大楼的开,结构上都有所创新,安装最新的现代化设备,以需求为尺度,推到所有出现凹痕结构的建筑高级居住区往往先占据最有价值的居住地间阶级的租房群体倾向于占领各个城市中与高租用区相连的区域邻里不断外移,因为当邻里逐渐衰落时,它的价值逐渐趋于减少。一个邻里由现代化风格的新房子组成处于顶点结构的自然老化,家庭成员年龄的不断增大邻里重要权力不断减弱荒废使衰落的平问过程加速,一种新的现代化的结构代替了低层次需求的现存结构。
接近自然
事实上,在物质生活条件不存在重大差异的情况下,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居住环境对于人类生活有着极大的重要性。人们亲近自然的天性和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与融入,带来了人们对中心城市的“反叛”和对“返璞归真”的向往。这些生存、生活观念的重大变化便有了“逆城市化”的“原动力”。
自由移动
“占领新的地域,向自然靠拢,不断调整持续增长波,就必须要求自由的移动。”据调查,美国人是世界上移动最频繁的人群,每年有4000万更换居所,一个人一生平均有14次迁移。
个人主义
从这个角度看,在贝利《比较城市化》一书26页中所提到及的个人主义传统,城市扩张和衰退是由个人、群体、机构无数次的决策所产生的。假设在民族文化多元的条件下,个人主义之风盛行于整个美国历史之中,导致政府分割和政治利益权的偏爱。还意味着美国城市规划是治疗想得而不是面向未来的,是反映使得而不是进展式的。
哈里斯民意调查显示,在2—3年周期内准备搬迁的35%的美国城市居民中,有53%的人打算搬到郊区或乡村地区。“事实上,有人也许争辩,今天美国主要价值观斗争在于看似大方的中层知识分子(少数人的人是直言不讳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保守的无产阶级当中,他们渴望成为既反对“另类”生活方式又反对左翼主张平等论点的中产阶级。对于那些物质目标已经实现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实现自我(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有声望的人和群体内受仰慕的人)”。
其他市场经济与福利国家分散化和离心化的开端
至少在1970年以前,欧洲国家没有出现像美国离心化一摸一样的倾向,相当密集的住房市场保留在大多数内域,孕育着贵族化。但在1970年后,与美国模式很相似的新倾向出现了,离心化进程加快了。市中心人口停止了增长,城市环在扩展。
在英国,比利时和荷兰,从市中心到郊区出现了大范围的离心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进程比英国迟10年,但仍然在模仿英国。法国的非城市化也在加速。同时,东欧的离心化也在增加。通过20个国家移民数据调查,被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
(1)第一类国家(比利时、丹麦、法国、荷兰、西德)。中中心地区在1960—1980年经历了净迁入的下降,现在正在经历净迁出过程,许多内城及早期的都市区地位下降。
(2)第二类国家(英国、加拿大、芬兰、冰岛、意大利、日本、挪威、西班牙和瑞典)。中心地区在20世纪50-60年代经历了净迁入人口增加,70年代开始急剧下降,甚至特殊的城市区和许多中心城市也可能正在衰落,尽管没有达到人口连续迁出中心地区的情况。
(3)第三类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波兰)。中心地区迁入人口仍然处于整体的下降——大多数国家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中心化的变化形式
相反的,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存在持续中心化的现象。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现象,或者是对前10年基础上形成的趋势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
在前10年里,中等城市一般都出现了高人口增长率。然而,在这类城市群体中,与市场经济国家的城市体系相反,在近年,依靠中央政府政策,高增长率开始转向大城市或较小的城市。举个例子,比如在波兰,迁移情况确实存在。早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高人口增长率从5—10万城市转向20—50万城市。甚至在城市域(一百万人口或以上)也出现了快速人口增长,但比起那些小城市来说,增长率任然是低的。另一方面,在匈牙利,人口增长快速转移到省会城市水平以下的小城市。
第三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变化
在发展中国家,同样也存在着变化。1970年以来,在一些案例中,许多主要大都市区人口正在减少,有些城市化率实际上已开始下降。
根据联合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估计,世界银行的调查员信心十足的指出:
(1)到2000年,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很可能会住在城市地区。
(2)发展中国家的当代城市化特征很明显与历史有经验的国家不同。然而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了几十年,允许经济、社会政治制度渐进地处理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面对快速人口增长,低收入水平、很少的国际移民机会背景,这一过程是非常快的。 (3)1950—1970年,发展中国家地区吸纳大约4亿人口,1975—2000年,增长到近10亿。
(4)发展中国将在这段时期城市总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比大多数观察家几年前预言的要快得多。
我国的逆城市化初见端倪
“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5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不愿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返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已悄悄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城乡出现。”
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陈伯君教授认为:“逆城市化”的两大主要载体“道路交通”和“通讯”在成都都相当发达。虽然目前成都还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亚要素向中心城市集中仍将是资源要素配置的主流方向,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逆城市化”潮流涌动的基本条件的充分具备,成都“逆城市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目前,成都周边的双流,温江,尤泉驿等县区这两年的快速发展,及时迎来了“逆城市化”的大好机遇。
中国在城市化的同时,势必也将出现逆城市化的潮流。近几年,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大幅度增长。随着汽车和住房的迅猛发展,郊区的房子会越来越有市场。一者郊区便宜的住房会成为人们的首选,二者许多人会更愿意追求郊区有庭院有自然环境的生活,这两大动力作用的结果便是中国逐渐出现新的“逆城市化”现象。
纵观全球,城市发展已进入历史转折期,“逆城市化”作为一种解决“城市病”的有效方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发挥出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布莱恩·贝利《比较城市化》
(2)霍华德《明天的田园城市》
(3)赖特《消失中的城市》《宽阔的田野》
(4)霍伊特《美国城市居住邻里的结构和增长》
Compare urbanization by Brian J. L Berry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by Ebenezer Howard
The Disappearing City by Wright
Field Guide by Frank Lloyd Wright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 by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