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借鸡生蛋”中关村“借鸡生蛋”
(一)用知识经济观点认识中关村企业
在53个高新技术区的比较中,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北京试验区在许多指标上显得落后。如1996年,统计显示,北京试验区的总产值已经下降到第三位,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排到第一。这些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让很多人感到忧虑,认为“中关村在产业化上开始落伍了”,“中关村没有产业形象了”,等等。我们认为,产业并不专指制造业工业。中关村的区位优势不在于制造业,中关村是研发基地、信息基地和公司经营的指挥中心,而不是产品制造基地。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所谓的“工业空心化”,即生产制造企业或企业部门纷纷移向海外,但极少有研究开发基地和公司总部移出,其实质是将工业经济转移出去,而留住并加强知识经济。这种“空心化”反而使美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中关村地区也早已经开始了这样一种“空心化”或称“区域贵族化”的运动,其突出表现就是“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研究开发和销售在区内,生产制造在区外。这种趋势以后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二)中关村区域网络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
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加工处理信息,创造并运用新知识,其实质是“新组合”、“新处方”的创新。知识经济的组织结构形态是网络形态。在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交换着各种创新资源,实现着协同创新。
中关村高素质人才集中,这非常有利于彼此互相交流激发、相互作用、相互学习,形成一个非正式但非常有效的系统,构成一个有效的区域创新网络。中关村知识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组织形式是一种自组织性很强的区域创新网络。
在这个区域中,人才面临众多发展机会,也成为各公司争夺的焦点。他们常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不断增加经验和技能。
我们可以发现,中关村有一些企业或小组是以某一项目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常常因为项目的完成而解散,然后又会在其它项目上结合起来。因此,中关村企业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是较高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创新的风险大,还有上述的原因。估计其它的非正式组织数目会更多。这种现象在传统的制造业中是难以想象的。
“两头在内,中间在外”以及“借鸡生蛋”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的是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这表明中关村企业牢牢抓住的是知识经济的重头,灵活利用的是外在的工业基础。通过灵活的协作网络,中关村企业渗透并带动了相当一部分传统工业企业。
中关村这种发展模式的建立是渐进的、复杂的,并且与国务院颁布的试验区“18条”政策、实行新型政府管理方式的试验区办公室,以及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下的大学、研究机构等因素密切相关。所有这一切因素,经过10多年的交流和碰撞,在中关村初步形成了自组织相融合的区域创新网络,其内部有扎根于本地特点的平衡、协调机制。因此,中关村的发展模式是独特的,不易被其它地方复制的。
中关村地区的独特性,使得在中国其它52个高新技术区中找不到一个与之相类似的。这就使得人们很难把握中关村真正的脉博。只有摆脱传统工业经济的观点,才有可能正确地理解和评价中关村经济;只有用知识经济观念,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关村的现状,指导中关村的未来。
(三)新的知识产业类型
1、教育产业。海淀区的普教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区内的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01中学等长期以来通过发行书籍、高中考复习资料取得巨额收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人大工商管理学院已成为重要的企业中高级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基地;清华大学与美国微软公司等联合建立了多个培训中心,成为国内信息技术的重要培训基地。中关村还成长了中国科技经营大学、新东方学校等一批面向市场的民办学校。
2、研发产业。即研究与开发产业。在中关村地区,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一个产业。根据中科院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十年科技体制改革》专家组提供的资料,1995年中科院的横向经费收入已超过国家拨款。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也进行了研究和开发面向市场的改革,横向课题经费收入超过了纵向经费收入。
3、图书出版与发行产业。在中关村地区,现已有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等多家新兴的知名出版企业,并有北京希望电脑公司等一批知名的电脑图书资料商。
4、传媒与娱乐产业。以中关村为依托,已经成长起一批知名的信息技术产业媒体,如《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等。在中关村周边地区,有CCTV、BTV等知名的电视台,并出现了专业化运作的商业电视台的雏形。
5、信息与网络服务业。中关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学技术网的中心所在地,是讯业、瑞得、瀛海威、东方网景等市场化的网络服务商所在地。
6、咨询产业。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安达信公司、邓白氏集团的ChinaReseach已入驻中关村,国内的慧脱集团等也发展迅速。
这些新型的知识产业,不仅是中关村,也是首都的新经济增长点。而且,中关村知识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知识的扩散与传播,带动了中国经济的知识化和高级化,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质量。
(四)中关村的创业者与知识经济
中关村之所以能充满了发展机遇,是因为4000多家新技术企业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支正在了解和掌握知识经济规律的企业家和知识创造型人才的队伍,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中关村地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这批创业者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首先,他们长期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接受的科学素养,打下的科技基础,甚至获得的科技成就,决定了他们对科技事业的热爱和在技术创新中的高起点。可以说,试验区的几十项高技术的名牌产品和数百项的拳头产品,就是他们科技知识的结晶。其次,他们在我国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而且也掌握了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他们进入市场经济后,在完全不熟悉的新技术企业的开创中,这种潜移默化的方法论的渗透,促使自己向科技企业家和企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转化,这是他们成功的又一方面。最后,可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创业中的理性思维,是这支队伍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他们在高技术市场中得以成功的基础。发掘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也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特别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强调建设企业文化,能冷静地分析竞争激烈的市
场。中关村人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在知识经济时代,怎样的机制才能激励关键性人物特别是年轻一代忠于企业,积极主动地发挥才智,不断地解决新问题?依据过去的“记时工资制”、“计件工资制”都会失去激励效益。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采取一种将关键人物与公司发展前景紧紧绑在一起的分担风险、分享收益的新型机制。
在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企业中,实施风险分担、收益共享机制的具体办法有很多种。美国“硅谷”企业最普遍采用的是购股权,即员工有权在一定时间内(如两年或三年)用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新股,而购股权价值的变化是与员工的努力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据报导,1985年美国企业拨作购股权配额的总股值约为590亿美元;到1996年,这一配额已高达6000亿美元。英特尔公司总管李汉预言:总有一天,美国每一名雇员都将获得所属公司的购股权。目前,中关村一些较为超前的公司如四通利方等已经在这样做了。然而,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成立较早并有一定成就的企业,仍未能从产权上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仍固定在传统工业“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上,而忽视了智力、知识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一种投入。
另一个与人才激励机制相关的是产权问题。授予专利权,是鼓励发明者和创新者的制度,它通过使用专利费的方式保护发明者和创新者的利益,以鼓励更多的创新和发明。但同时,专利费的支付,加大了知识、技术成果传播的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新技术扩散。办法就是规定一个保护期,使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合理平衡。
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传播、扩散同知识的生产同等重要时,便在知识产权方面采取了多样处理方式,以利加速知识的传播。英国剑桥大学与教员们签定了条件极为宽松的聘用合同。教师以及在校研究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在剑桥物质园内从事成果的转化活动,参与高技术企业的创业。同时,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除了合同上有特殊规定之外,一般属于教师个人所有。目前被人称为剑桥“硅沼”的地方,已有1000多家高技术企业,30多亿美元的年收入。
(五)风险投资带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在三资企业中,外资往往扮演了风险投资的角色。最近不断有著名的高科技投资公司来我国寻找风险企业。华登风险投资基金,是由世界银行集团的金融公司发起组建的,主要投资于发展期的企业,已对我国深圳等地的一些高技术企业进行了成功的投资。1997年8月,三家国际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在北京联合向四通利方公司注入650万羌元的风险投资。
典型的高技术企业,如微软、苹果、英特尔,以时间为序,都经历了一个经营风险由大到小而企业规模由小到大的过程,与之耦合的资金的属性也同时发生改变。风险企业从小企业成长为上市公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风险项目起步、寻找风险种子资金、私募风险性发展资金,从场外股票交易市场获取风险性投资,直至从常规股票交易市场寻求社会公众的一般投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其中任何环节的缺损,都将影响到风险企业的顺利成长。
问题
1、为什么说中关村人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2、中关村具备哪些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