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000越野电动绞盘 G9000越野电动绞盘 N12000专业电动绞盘 N15000工业电动绞盘 H12000工业液压绞盘 H15000工业液压绞盘 K5000P便携式电动绞盘
K8000 越野绞盘 G9000 4WD绞盘 N12000 专业绞盘 N15000 救援绞盘 H12000 工业绞盘 H15000 工业绞盘 K5000P 便携式绞盘

丰原生化————挑战世界领先企业的战略丰原生化————挑战世界领先企业的战略

热度502票  浏览9次 时间:2011年5月04日 16:04
工业绞盘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蚌埠柠檬酸厂,始建于1968年,到了1994年,仅形成了年产3000吨柠檬酸的能力,特别是1988年到1994年之间,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冗员严重,年销售额不足2000万元,连续6年累计亏损达173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36.3%,车间被迫于1994年9月停产,企业濒临倒闭。

  1994年10月,32岁的李荣杰出任厂长。在仔细研究了国际生化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后李荣杰作出了5项重大的战略决策:①企业不破。②自上而下全面改革。③研究“玉米一步发酵法”生产柠檬酸。④提前开拓国际市场。⑤企业集团化经营。后来,“玉米一步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两项战略决策取得可喜的突破,使柠檬酸厂绝处逢生,生产规模、产值、效益连年翻番,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1998年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集有机酸、医药、淀粉糖、明胶4大系列产品的生产、生物工程的研究与开发、进出口业务为一体的中国生化领域大型企业。到1999年底,公司共有固定资产10.6亿元,职工4788人,有4个全资子公司、1个控股上市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3个国外分公司、3个国内分公司、1个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医药研究中心。

#1

  公司主导产品柠檬酸1999年总生产能力达12万吨,居世界前列,90%的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中国精细化工产品之首,1998年自营出口创汇3843万美元,1999年达5000万美元,连续4年列安徽省自营出口企业第一位。1998年销售收入4.72亿元,利润4290万元。丰原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百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等称号。1999年7月,丰原集团与邯钢、吉林化纤、河南许继、山东亚星5家企业一起被中宣部和国家经委列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典范向全国宣传推广。

  (一) 国际竞争把企业逼上梁山

  1994年蚌埠市成为了全国第一批优化国有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之一。当时的柠檬酸厂已完全符合破产的规定,部分职工要求先破产后重组,但以李荣杰为首的新一任领导班子大胆地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①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将原来的8名厂级干部全部解聘,只聘了两名厂长助理。②按照工作需要定编、定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职工由840人减少到460人。③改革了分配制度,实行全额承包,独立核算,分灶吃饭,工序之间实行“买断经营”,按质量、物耗计薪计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此外企业还加强了设备改造,使企业于1994年12月恢复了生产,1995年元月就创下了月产480吨柠檬酸的建厂以来的最高纪录。

#2

  1995年柠檬酸厂刚刚扭亏,市场环境与政策条件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柠檬酸生产能力过度膨胀,产品价格急剧下降;主要原料山芋干的价格持续上扬,产品赢利能力迅速下降;国家降低了出口退税,也调整了外币汇率,对依赖出口的柠檬酸厂家影响很大(当时全世界柠檬酸年销售量在70万吨左右,欧美国家为主要生产国与消费国,约占全球生产与消费总量的60%,中国的柠檬酸需求不到4万吨,产品只能依赖出口);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外对中国产品多方抵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一情况下,全国柠檬酸行业陷入全面亏损,80多家柠檬酸厂只有10几家能维持生产。

  中国生产柠檬酸约有40年的历史,目前的总生产能力近40万吨,在80多个生产厂家中万吨以上的只有7家;而西方国家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大。例如,奥地利的荣格邦瓦拉公司年产12万吨,美国的ADM公司8万吨,德国拜耳公司9万吨,瑞士罗氏公司8万吨等等。在工艺方面,尽管中国传统的山芋干原料生产柠檬酸的工艺具有原料处理简单、菌种酶类齐全、不需添加其他营养盐等优点,但产品色泽深、易碳化物高、英典美典符合率低;而发达国家企业拥有先进的柠檬酸提取技术,产品质量普遍高于中国,每吨售价高于中国300美元左右。但是由于柠檬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为减少人员,同等规模的生产线固定资产投资高于中国8—10倍,其产品每吨综合成本高于中国300—500美元。因此尽管中国企业柠檬产品质量差却能勉强维持下去。

#3

  在这紧急关头,李荣杰果断地提出了挑战世界领先企业的竞争战略,决心通过开发柠檬酸生产的核心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国际市场的份额,与国外领先企业全面抗衡。

  (二)“玉米一步法”开发成功

  1995年以前,国内外柠檬酸生产厂家全都是用山芋干发酵生产柠檬酸。在国内外曾有专家设想过用玉米代替山芋干直接发酵生产柠檬酸,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始终无法解决。身为发酵专业研究生的李荣杰决心突破这一难关。进行这一开发至少需要投入100多万元资金,一些职工与上级领导劝说不要冒这个险。李荣杰力排众议,立即组织全厂技术骨干成立了研究中心,亲自带领科技人员在实验室日以继夜地研究攻关,终于获得了成功,实现了中外柠檬酸发展史上的重大技术革命。

  按一般惯例,小试完成后需通过中试才能进行工业化生产。但李荣杰认为生物发酵与化工发酵不同,工业生产的大型发酵罐有可能为菌种提供优越的生存条件,市领导也支持李荣杰跨过中试阶段。这样企业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抽出180万元直接进行工业化实验,1995年3月,这项划时代的技术创新获得成功并获得了国家重大发明专利。

#4

  与山芋干发酵法相比,玉米粉一步发酵法的生产周期缩短了9%,生产能力提高了30%,单位粮耗下降了3%,电耗下降了35%,水耗下降了65%,总收率由62%上升到84%,因此,产品综合成本比国内同行每吨低500元,低于国外同行400美元,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此外不仅废水中COD含量大大降低,而且综合利用废水还可开发蛋白饲料、酵母粉等副产品。这样蚌埠柠檬酸厂便从1994年的同行末流企业变成了行业内的强者。

  (三)扩大规模提高科技开发水平

  有效的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全方位的部署。企业的技术体系能否真正成为面向市场富有活力与效率的技术创新体系,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相应的创新机制。为此丰原集团始终将建立相应的技术创新机制贯穿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机制:

  1、有序运作的决策与管理机制。将技术创新工作列为集团决策层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章立制,建立科学的项目论证评估机制,保证技术创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市场拉动与目标拉动机制。这一机制就是将技术创新定位于集团的事业发展与市场拓展,使每一个技术创新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以目标拉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5

为强化技术创新市场效益标准,缩放与市场的距离,集团还在技术中心设立了市场部,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及获取商业利润为目标,不断寻找市场空间、创造新的市场卖点。

  3、相互支持有序衔接的协作系统。密切技术中心与各子技术开发机构和生产线上技术人员的联系,加快成果转化过程。丰原产品的研发及商品转化短期内取得较快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系统密切快速的反应。

  4、动态管理与风险约束机制。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上,注重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一方面,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需要协调处理的问题,技术质量推进部协同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处理;另一方面,密切关注有关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其法律状态,由技术质量推进部定期对基础上的进展民政部进行评估与检查。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校正存在的问题,提高研发的效益。实际工作中,允许有30%左右的项目下马或失败,以鼓励创新。  

  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李荣杰带领全厂员工不失时机的进行了5次技术改造,迅速地扩大了生产规模。1995年3月的第一次技改将以山芋干为原料的3000吨生产线改造为用玉米粉为原料的5000吨生产线;1995年下半年的第二次技改将生产能力从5000吨提高到万吨;1996年的第三次技改使生产能力提高2.8万吨,一跃为全国同行业之首;1997—1998年第四次技改使生产能力达6万吨,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1999年的第五次技改使年生产能力达12万吨,规模并列世界第一。

#6

  丰原集团认为,这仅仅是走完了挑战世界领先企业竞争战略的第一步。他们把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生化集团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他们特别重视技术开发机构与队伍的建设,1995年公司投资315万元组建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聘请了大批知名专家担任顾问;1996年投入402万元新建了3120平米的研究中心大楼,设备仪器投资148万元,配套设施25万元;1997年投资317万元建成中试工厂,新增设备77万元,项目调研与技术协作81万元。4年来丰原对该中心的累计投资达到2055万元。目前企业每年固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2%—3%为科研开发经费。

  丰原研究中心成立4年来,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他们又继续扩大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1997年企业从荷兰农业大学引进了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投资2214万元建成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成为了淮河流域污染治理的典范企业;1998年开始丰原与韩国的东洲公司以及德国的互麦索公司共同攻克革除钙盐法的新提取工艺;1998年开始,丰原在中国科技大学指导下建立R&D中心。此外他们还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无锡轻工业大学、天津轻工学院、无锡格道特化学集团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

  (四)技术创新人才

  高科技企业的关键也在于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使优秀科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7

丰原对人才问题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办法。

  丰原认为企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取胜是人才的取胜;公司的事业目标与个人的事业目标要统一,要让每个人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使自己的梦想成真;企业与职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要让大家对公司的成败盈亏有切实的感受,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一个人才群而不是一个或几个。依据这种认识,多年来丰原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了一套“敬人、求人、育人、留人”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即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人上。

  为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将企业与员工的雇主与雇员关系转变为“合伙人”的关系。在丰原,“企业努力找工作”。同时充分用好分配杠杆,激励留住人才。

  在技术中心丰原不仅在课题研究上实行“竞争上岗、课题承包”,还实行“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和“个人收入与产品效益挂钩”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学术带头人实行年薪并在住房等其他福利方面享有特殊待遇。对确有技术专长和管理专长的专家,给以公司股份,使他们成为公司的股东,这样就使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大胆起用年轻人,对确有成绩的年轻技术人员破格评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正是依靠这种机制,多年来凡是由丰原接收的人才没有一个离去,因为他们都感觉有了“用武之地”,并且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丰原发展的最好保证。

#8

  (五)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丰原高屋建瓴,确立了营销战略的重点是欧美市场,其主要作法有:

  1、提前争取并获得企业自营出口权。1996年以前,蚌埠柠檬酸厂没有自营出口权,产品依赖外贸公司代理出口。这样不仅收购价格低,而且企业远离客户。1995年当丰原的生产能力只有8000吨时便开始筹备自营出口权的申报工作。1996年申报成功,当年便创汇960万美元,成为全国同行业创汇的第一大户。

  2、加强外销队伍建设。1996年初丰原面向社会招聘外贸方面专门人才,迅速组建了进出口部,现有专业人才31人。丰原的国外子公司聘请了当地的营销员,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公司总部常年驻有2—3名不同国籍的国外商学院实习生。

  3、构建国际化经营网络。丰原相继在美国的洛杉矶、法国的巴黎、荷兰的鹿特丹设立了办事处。3个办事处经历了依靠代理商,再到经销商,最后向最终用户直接销售的若干个发展阶段。现在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P&G公司等世界超级大公司都成为了丰原的的直接用户。目前丰原以这3个外销机构为前沿阵地,产品已销售70多个国家和地区。

  4、瞄准世界现代化大企业。丰原认为仅仅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还是很不够的,必须把企业培育成为世界级的“巨人”才行。

#9

他们瞄准的对手是美国的ADM、卡吉尔、德国的拜乐、瑞士的罗氏、奥地利的荣格邦瓦拉等世界一流化学集团。丰原在产量上已经稳居前列,在产品质量与服务上也要与其抗衡。

  5、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三项具体措施。①在技术开发方面注意按照不同国家的标准和消费者需求提供产品。②在管理方面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和可口可乐公司C级食品原料供应商的资格认证。③在销售服务方面做到“质量、交付、服务”三过硬。

  此外,丰原集团还成立了信息部,通过国际互联网掌握国际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客户需求,给海外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六)集团化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丰原实现多角化经营和组建集团可分为三个大的步骤:

  第一步,配合当地国有企业改革,用兼并方式推进资本扩张。公司先后兼并了蚌埠宝安药厂和狮头明胶厂两个中型国有企业,在继续扩大主营产品柠檬酸的基础上,开发出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有机酸、果糖、明胶和生物保健药品,初步形成了以柠檬酸为主的多角化经营格局。

  第二步,股票上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组集团公司。1997年7月12日,“丰原生化”股票在深交所上市,这是企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10

集团公司不仅拓展了融资渠道,实现了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操作型的转变,还促进了企业制度的创新,加快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迈进。

  第三步,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大集团迈进。目前,丰原正与大庆柠檬酸厂、吉林松原柠檬酸厂、河南许昌柠檬酸厂、马鞍山金星化工集团等着手联合,力争尽快形成年产20万吨的生产能力,夺取世界第一。在医药领域计划投入300万元收购马鞍山黄山药品经营公司和一家省级药物研究所。这样,丰原公司将成为“以生化为主业,逐步向医药、保健品两翼拓展”的大集团公司。

  (七)挑战性战略的实施效果

  丰原实施挑战世界生化领先企业竞争战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竞争力上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两个大的方面。具体表现是:

  1、成本方面,每吨柠檬酸的生产成本由1994年的7218元下降到1998年的3800元。下降了47.4%,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特别是原料的革命,同时还有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规模效益等原因。

   2、销售、利润与市场方面,从1994年到1998年各项指标逐步上升,如销售收入从1620万元增加到3.4亿元;利润从负的670万元变成4521万元;自营出口量从0吨发展到3.75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从5%上升到32%;国际市场占有率从0.1%(代理出口)上升到6%,1999年可达10%。

#11

   3、品牌形象与企业信用方面,1995年以后,企业产品质量上升带动产品形象上升,公司使用的“BBCA”品牌已经成为国内外响亮品牌,国内用户携款购货,国外用户如期付款,银行贷款信用等级高,融资渠道畅通。

  4、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丰原集团工程技术人员有587人,占员工总数的26.7%。由于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可保证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可持续性。

  5、资本运营方面,1999年股票发行筹集了3.6亿元的资金,大大增加了资本运营能力。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盘活了一大批国有资产,为地区与社会的发展奉献了力量。

  6、社会发展方面,由于技术创新,从原料替代和工艺革新两方面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企业从排污大户变成环保典型,对废渣的综合利用可生产蛋白饲料,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7、增加劳动就业方面,尽管生化企业是技术密集企业,但丰原集团通过扩大规模、开拓新领域等,不仅使初期减员的400多名职工重新上岗,还先后招收其他企业的679名下岗人员,企业职工从460人扩大到2200人,就业增长了4.8倍,1999年7月还一次性从社会公开招聘200人,在安徽省国有企业中实属罕见。

#12

  8、品牌延伸方面,企业集团在以生化产品为主的基础上,将品牌延伸到相关产品,特别是积极开发医药保健品,并获得相当的成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八)丰原人的感受

  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发挥要仰仗于相应的体制环境、文化氛围和知识素质。这里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创新产品,也不在于创新水平高低,关键在于丰原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下面是李荣杰极富责任感的思索: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企业经营中的短期行为仍然严重,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难以确立。”

  “我国高技术产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缺口大,企业技术创新启动资金筹措困难。希望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尽快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盼望风险投资基金的积极介入。”

  “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企业的质量营销陷入数量营销,舍得拿钱做广告却无力也无钱用于技术创新影响了潜心技术创新的企业的平静心态,造成恶性循环。”

  “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应该走联营的路子,因为高科技产品(特别是生化产品)具有市场需求大、更新周期短、开发投资风险大等特点,要通过联合把不同企业的人、财、设备等优势集中起来,相互弥补尖端技术不足,降低开发风险,缩短开发周期,赢得时间与效益。”

#13

  “希望国家主管部门发挥政府行为,组织企业进行技术大比武,设立技术产品擂台赛,以检验民族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真正技术实力,以推动我国的企业技术进步。”

  “由于体制上、观念上的原因,一些国办独立科研机构人才济济,却又没有多少研究开发任务。企业尽管有足够多的研究开发课题和条件,但又缺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问题:

  1、尽管丰原集团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为什么到企业亏损混不下去的时候才想到寻找能人?

  2、对于丰原集团这样的优秀企业,政府应该如何予以支持,如何向这些企业倾斜、鼓励优胜劣汰而不是“逆向淘汰”?

顶:26 踩:3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8 (15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6 (159次打分)
【已经有134人表态】
19票
感动
19票
路过
16票
高兴
19票
难过
9票
搞笑
18票
愤怒
19票
无聊
1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业电动绞盘液压绞盘汇总

欣宇时代

    消防绞盘

欣宇时代

    拓松汽车户外网


    中国汽车绞盘网


    中国宠物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