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000越野电动绞盘 G9000越野电动绞盘 N12000专业电动绞盘 N15000工业电动绞盘 H12000工业液压绞盘 H15000工业液压绞盘 K5000P便携式电动绞盘
K8000 越野绞盘 G9000 4WD绞盘 N12000 专业绞盘 N15000 救援绞盘 H12000 工业绞盘 H15000 工业绞盘 K5000P 便携式绞盘

一个老总,两个助手一个老总,两个助手

热度711票  浏览35次 时间:2011年5月04日 16:04
工业绞盘

  大连液压件厂厂长陈锡仁是于80年代中期开始上任的。为了摆脱当时的困境,他将企业局部的几个车间分别与美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的企业嫁接组建合资公司,成立大连液压系统总公司,使原厂从濒临倒闭的境遇中走了出来。陈总近十年的事业生涯是在改革开放后,国营企业面临竞争和挑战的境遇中拼博过来的,他提出的改造老企业的基本思路和企业发展战略,在实战中体现了优势,液压件厂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和模式。年近六十的陈总几年前就注意物色二位接班人刘成和王斯亮,并有意识地培养锻炼他们,半年前让他俩担任助理,刘成主要分管中日、中韩几个合资公司的工作,王斯亮主要分管与中美及东南亚合资企业的工作。前不久,陈厂长利用出国考察的机会将一个任务同时交给他所器重的两名助手去进行调研和变革设计,希望他们通过深入基层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独立思考,找出总公司各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借此考察他们。这两位精明能干的助手心领神会,几天后,陈厂长回国,一进办公室,心情极好,几乎同时收到两位助理提交给他的建议,两位助手的年轻有为令他喜上眉头。两人提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建议,而各自的阐述都很有见地,平分秋色,陈锡仁近年来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判断力几乎降到了最低点,他在心中暗想难道真的是自己老了?该退休了?应该从哪方面评价他们为好?

#1

  助手王斯亮,四十岁,十几年前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机械局引进技术办公室,1983年考入中美科技管理中心MBA班,学习二年。毕业后到美国企业挂职见习一年,恰逢液压件厂从美国VG公司引进先进自控生产技术,他主动找到陈厂长要求从局里下到企业,参加技术引进工作。在工厂创办“中美VG液压系统有限公司”前期中,作为中方驻美联络代表;当该合资企业成为我国大型成套液压系统生产基地和国家机电产品重点企业后,1993年他又参与引进美国OM工厂叶片泵生产技术。在此之前,老厂长还委派他去东南亚建立国外销售网点,并参与厂里与马来西亚合资公司的筹建工作,前后在美国、东南亚工作近八年;今年初他被调回总公司担任助理分管与美国、马来西亚合资的几个公司。王斯亮回厂工作半年后,他原来的雄心和热情几乎减半,这几年在外面,每当看到外商满意地称赞工厂的产品质量,称赞双方合资合作的成功,他都由衷地为工厂感到自豪。他相信,原来的老企业一定是打破了原有的分配上的“大锅饭”,解除了计划经济带来的弊端,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可回厂一看却是问题成堆。首先是“大锅饭”变成了“小锅饭”,合资企业产品的效益可观,收入经常是非合资公司的几倍,而职工的收入差距却被总公司控制在20%—30%左右。在合资企业内部管理严格,奖勤罚懒,计件工资加奖励,使得工人的收入拉开了档次,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

#2

这种做法理应在总厂所属的各公司推开。各公司既是独立法人独立核算就应该不受总厂的奖金总额的控制,有权按公司效益多发奖金。还有一个问题也让他头痛,他分管的VG公司,美方技术代表威廉先生向他反映:当初合资时,本应按有关政策对职工择优录用,况且厂里所有的职工都愿意进合资企业,可是老厂长却偏要坚持美方只能同液压系统车间合资,因此,这个车间的职工要按建制进入合资企业,而不进行择优录用。这样一来那些虽谈不上老弱病残,但起码是不求上进的职工也随着原车间被编入了合资企业,总公司答应老职工达退休年龄可退给厂部,对不努力工作违纪违章屡教不改者也可退给厂部,有些工人虽说不是违章违纪,但总是成绩平平,老职工早来晚走工作负责,但暮气沉沉,不思进取,这毕竟影响了合资企业职工的总体素质。如果实行厂内择优录用,选拔上岗,可使职工队伍大大地年青化,劳动生产率还会有很大的提高。要想办成世界一流的生产企业,没有一流的职工是不可思议的。王斯亮也颇有同感,在总公司经理办公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后,与会者以沉默回报了他。更令他烦恼的是,此事传到了下面,工人们都对他抱有抵触情绪,甚至年青工人(被威廉先生认为是这种改革的受益者)也不例外。

  另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是:老厂长临出国考察之前,向他交待:“由于国内企业三角债严重,产品售后的应收款很难在短期内收回,影响资金周转,数额大了会拖垮企业,为此要多开拓国际市场。

#3

你刚从国外回来外边市场情况熟,多做这方面的工作。”他欣然答应立即着手成立国际业务部,物色懂外贸的营销负责人。这时他才认真审视了厂内五个合资公司干部,发现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原厂五个车间的主任或技术干部,这几年与外商合资时,被任命为中方经理,因忙于抓生产和内部管理,很少有机会出国,更谈不上了解国际市场的营销业务,即便是被派出国考察,也是在合资伙伴的陪同下,到对方公司和业务部门研修数月,参观学习,回国后不少干部自觉学习和进修外贸知识,但这种基础素质又怎么能适应国际市场瞬时万变的情况呢?于是王斯亮决心眼睛向外,在厂外物色优秀人选。通过他过去业务往来较多的机电进出口公司的同学,介绍了两位读过MBA并分别在外企和进口公司工作过的年青业务骨干。当费尽口舌把两人劝说得活了心,表示愿意来厂负责国际市场营销工作后,王斯亮高兴极了。他兴冲冲地到厂部人事部门介绍了情况,希望他们先去对方单位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把有关材料报请老厂长定夺取舍。没想到人事部部长冷冷地说,我们厂的干部还没做到人尽其才,作为一般外贸业务人员已经聘了两个,而且部门负责人原则上由厂里自己培养提拔,甚至可以送出学成回来再干,不可轻易引进,这已是内部不成文的规矩。为此,王斯亮提出下一次企业组织变革就应该从这些问题入手:一是各公司打破含有平均主义成分的“小锅饭”,重奖重罚拉开收入的档次,各公司应按自己的效益发放奖金;

#4

二是工人择优上岗,下岗者厂内待业,由总厂发给最低生活费,或另行安排;三是打破封闭的干部任用制度,从社会上广招人才,引进竞争机制,反对“自产自销”。

  助手刘成,三十九岁,1982年大学毕业来厂工作,在车间生产一线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当过助工、工程师、引进项目组长、车间主任;车间合资时担任中日三野油缸有限公司中方经理;担任总经理助理后,又分管与日本、韩国、台湾合资的几个企业。中日合资企业过程中,他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学习日本的现场管理、质量管理、群体动力等管理思想和方法,并结合企业的老传统,密切联系和依靠一线技术工人,使车间的引进设备和技术,达到最佳的效能指标。产品质量受到用户的好评,以至于供不应求。他平时作风扎实,与外方合作默契,受到外方的称赞,同时也赢得了中方员工的拥护。最近他调研了新分管的另外与韩国、台湾厂商合资的企业,发现许多青年职工招工来厂时,听说是外企,热情很高,入厂后技术熟练了,就想离开企业;中年职工对自己辛苦学成的车钳、铆、焊技术被淘汰,面对新技术有劲使不上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甚至不思进取;

#5

原车间主任和一些技术负责人,成为合资公司的经理、副经理后,只注意制度、规范、严格控制及生产任务量的完成,不关心工人的思想情绪,甚至工作作风跋扈,不注意从总公司的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引起工人的不满,时常出现质量差错,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虽说产值高,销售量大,经济效益可观,但成本利润率低也是一个不容乐观的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刘成对照了三野公司的管理经验和亲身体验,觉得合资企业缺乏凝聚力,一盘散沙,仅靠较高的工资奖金维系工人的积极性;而且管理上抓的肤浅,掩盖了很多深层矛盾;国营企业嫁接后,比一般的中外合资企业职工,享有更多的职业保障和福利条件,职工对企业应更具有归属感才对;现在的状态主要是管理者忽视了中国的国情。针对这些问题,刘成认为企业组织变革应该从注重产量效益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并提了三点建议:第一,注重职工群体的组织归属感培养,倡导敬业、爱厂、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第二,注重职工的岗位成才,除自然增员或特殊需要须从厂外补充外,少从社会上招收员工,要鼓励中青年职工一专多能,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技能,并对岗位成才者给以奖励,授予技术职称等荣誉称号;第三,制定新的经营策略,超前规划培养干部。

#6

总公司各企业与外商合作,大部分产品销往国外,有效地利用了外商的国际市场销售网络,总公司自己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固然有益,但是中国的市场潜力是最大的,外商之所以把技术和生产移到中国,看中的是今后中国市场的广大。中美VG液压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就是替代进口,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许多厂家买的进口叶片泵,就是本厂产品出口外销后,外商又高价卖给中国的。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面临国际竞争,那时对中国企业来说,国际竞争就在国内。因此,我们应抢先一步,利用本企业干部熟悉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和以往的关系用户,以及国内用户注重售后技术服务的特点,在企业内选拔一批懂技术的干部,学习市场营销、经贸法律方面的知识,在今后三年中,通过有计划地送出去培训,抢先一步开拓占领国内市场。刘成的建议写好后,几乎与王斯亮的同时送到陈厂长的办公桌上。

#7

  问题

  1、你若是陈厂长,你将怎样评价这两位助手?

  2、你若是陈厂长,你将怎样取舍这两个建议?

  3、你若是助理,你将拿出什么样的建议方案?为什么?

  4、分析刘、王二位助理,为什么会拿出截然不同的建议方案?

  5、这两种建议各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根源?有无片面之处?如何化解阻力,建立共识,达到改善方案之目的?

  6、你认为老企业在搞嫁接合资改造的过程中能否做到脱胎换骨?其中有哪些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8

顶:42 踩:3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7 (23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8 (201次打分)
【已经有206人表态】
31票
感动
17票
路过
18票
高兴
26票
难过
27票
搞笑
31票
愤怒
24票
无聊
3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业电动绞盘液压绞盘汇总

欣宇时代

    消防绞盘

欣宇时代

    拓松汽车户外网


    中国汽车绞盘网


    中国宠物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