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理想、现实、还是梦幻?
会场内正在为开幕做准备 |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正在推进的高科技制造战略。其理念是,通过使工厂内外的物品和服务经由互联网等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创造出新的价值和商业模式。换种说法的话,或许可以称之为“以工厂为中心的IoT(物联网)”。
最近几年,对于德国政府和企业而言,汉诺威工业展是向全球宣传工业4.0相关举措的战略性平台。大约在2014年,日本也开始关注工业4.0,工业4.0的相关报道及会议在日本开始增加。估计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希望亲眼一睹工业4.0的真容。
为了不输给德国,日本也展开行动宣传自己的举措。例如,将在此次展会期间(4月15日)召开“第九届日德经济论坛”,日本内阁府战略创新创造项目(SIP)负责人佐佐木直哉以及安川电机专务董事小笠原浩等人将登台发言。
开始向开放式产品制造模式转型
关于工业4.0,有人认为“计划过于宏大,不太了解”。其实,其要点在于工业4.0提出的新一代商业模式“大批量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大批量定制是指,以同等于大批量产品的效率和成本,生产出符合顾客要求的定制产品。以发达国家的市场为中心,顾客希望购买自己想要的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把厂商的产品款式“强加”给顾客的做法已经不再适用。估计这种潮流很快就会扩展到新兴市场国家。届时,如果无法实现大批量定制的话,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德国对此抱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Project Ara的试制品 |
目前,最能体现大批量定制的项目也许就是“Project Ara”了,不过该项目与工业4.0完全无关。Project Ara是谷歌主导的新一代智能手机开发项目,在这项计划中,智能手机被拆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喜欢的模块搭配在一起,制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智能手机。连接各功能模块的接口实现了标准化,各领域的厂商都可以开发并提供功能模块。以前仅存在于智能手机企业中的开发和生产工序必然会分散,为了实现相互合作,就必须具备开放性。
可以说,大批量定制与现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不同之处也在于此。日本厂商此前实施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满足客户要求上比大批量生产胜出一筹。但是,换一种观点来看,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只是增加了消费者的选项,无论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还是大批量生产,都是按照厂商的意愿将产品款式强加给顾客,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前提是,在产品制造领域,以Project Ara为代表的开放化要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且商业模式要与现有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完全不同。
为了实现这种大批量定制,工业4.0正在推进一些措施,包括提高生产设备的灵活性、实现接口的标准化等。对于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上技高一筹的日本厂商而言,德国厂商正在开发的各项生产技术并没有多大威胁。但是,如果日本厂商跟不上随后可能掀起的商业模式变革潮流,将来就有可能被打败。
在工业4.0中,外部合作与标准化非常重要,因此德国还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2015汉诺威工业展上,印度成为德国的“合作伙伴国”,专门设置了用来展示印度技术的展区。擅长硬件的德国与希望以IT为中心在该领域提高存在感的印度结成了同盟。在展会开幕前一天,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并合影,强调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两位总理还在展会首日一同参观了展会。
安格拉·默克尔总理(左)和纳伦德拉·莫迪 |
但是,工业4.0描绘的大批量定制时代也许不会到来。Project Ara的某加盟企业的负责人表示,“Project Ara这样的开放型产品制造模式符合美国硅谷的价值观,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最近热销的产品也大多具有这种开放性。今后这种产品制造方式会不断普及。不过,有的企业却通过与之完全相反的方式获得了巨大成功,因此我对开放型产品制造模式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这位人士所说的企业就是苹果公司。
苹果在公司内部完成了营销、设计及服务等主要流程,将有限的几种产品广泛销售到世界各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方式是传统垂直整合/大批量生产模式的彻底升华,与大批量定制完全相反。
当然,智能手机行业的情况不足以代表整个工业领域。不过,B2B领域会受到B2C领域的巨大影响。即便是普遍的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行业,或许也会有企业通过苹果那样的方式获得飞跃发展。向大批量定制转型也可能会无果而终。
多位工业4.0相关人士都表示,“德国与日本所处的环境十分相似”,都是国内面临少子老龄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国外有新兴市场国家在紧追猛赶。德国通过推进工业4.0,宣告了与大批量生产的诀别,转向了大批量定制。日本是要效仿德国的做法,还是开辟自己的道路?2015年的汉诺威工业展可能会迫使日本作出重大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