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看不懂的iPad
苹果(Apple)公司推出的产品似乎总能代表某个应用潮流的终极理念。iPod和iPhone革命性的使用体验和商业模式使其在本已利润微薄的PMP和手机市场大获成功,甚至成为下一代便携产品设计的标杆。其开拓性地将功能单一的硬件产品与完善的软件和后台服务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盈利模式。今年一月,千呼万唤的苹果平板电脑iPad终于推出,但却引来市场无数质疑:这个“四不像”的产品究竟是何种定位?
iPad出乎意料地让用户大失所望,甚至被贬低为“历史的退步”。曾经叫做iTablet的苹果平板电脑一度被认为将成为智能本、上网本和电子书的终结产品。但随着产品最终问世,业界更多的声音是对产品失望的叹息。iPad的功能与iPhone/iTouch相比没有明显的突破,离人们意识中的平板电脑有太远的距离。有人通过宽屏显示、USB接口、多任务能力、摄像功能、e-Ink显示、存储卡插槽和触摸屏几个常用功能作为指标,把iPad和2000多年前的埃及罗塞塔(Rosetta)石碑做了十分有趣的比较。对比后发现,iPad与这块石头的优势只有触摸屏一项,其甚至不具备这块石碑的“多任务”能力(罗塞塔铭文同时显示了象形文字、希腊语和埃及平民三种语言)。
苹果的成功曾证明赢利模式不一定在于多么完美的工业设计,开放的软件平台和丰富的后台服务是消费市场的核心,其可以使产品功能更广阔的延伸。最初,业界对iPod和iPhone的成功大为不解,因为仅对产品而言,其设计理念实际让很多人不能接受。典型的抱怨包括:仅兼容少数影音格式;用户无法以文件/文件夹的方式访问和管理资源;设备无法即插即用而需要下载近100MB的iTune作为驱动;许多程序由于重力传感器而不能躺着操作;短信功能有限;不具备摄像功能等。然而,苹果公司强大的后台系统却为大多数对PC不太熟悉的用户带来了很大方便,用户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产品本身,而更注重与之相连接的服务;因此在传统产品上看似致命的“缺陷”也丝毫未能影响市场对iPod/iPhone的狂热,反而培养了广泛的高端用户群,即未来iPad的潜在用户。
无论怎样,服务却不能成为产品设计止步不前的借口。SiliconAlleyInsider统计数字显示,在今年1月20日iPad发布前的一周,愿意购买iPad的消费者为3%,表示不感兴趣的占26%;而在产品发布一周后,愿意购买的人数上升至9%,但同时不感兴趣的用户也增长到52%。iPad模糊的产品定位终于让苹果产品的反对者找到口实,似乎没人说得清iPad到底是一款智能本、游戏机、平板电脑、PMP,还是MID。首先作为平板电脑和智能本,其不具备兼容多种外设的接口和多任务处理的功能;作为PMP又缺少流行的宽屏、高清显示和视频输出,因此更多的人将其归为MID,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iPad可能意图抢占SonyPSP的游戏市场,因为过去更多的用户将iPhone/iTouch作为一台游戏机使用。
用户对iPad关注度的降低,说明苹果公司在该款产品设计上并未把用户作为产品设计的核心驱动力,而是急于为其以iTune和AppStore的软件“帝国”再添加一款兼容的硬件终端而已。因此,苹果把产品名称从iTable改为iPad本身就说明了其并不能作为平板电脑;多任务能力和必要的I/O的缺乏就更决定了其只能是一款缩水的MID。
哈佛商学院教材中的一个经典的失败案例是苹果的NeXT台式电脑,该产品由于盲目地应用了虽然新奇但用户并不感兴趣的功能而被市场抛弃。iPad似乎又走到了类似的境地:商务人士无法用其办公;吸引女性用户的可能是更轻薄小巧的产品;而学生可能又根本买不起。虽然就此过早断定iPad是一款失败的设计未免过于武断,但消费者是否愿意再花几百美元来为自己的书包增加0.68千克的重量,而只为了获得有限的操作改进,是苹果今后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