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对社交网络进行反思了
研究表明在相对小的圈子里社交关系才会有一定意义,人类演化学学者罗宾.邓巴在1992年的时候指出一个正常地球人类能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仅仅为 150人,也就是所谓的“邓巴数”。这个数值并不是相关部门随便说说或者是专家学者的凭空想象出来的— 150人理论的基础是来自于对新皮质(neocortex)的研究。
新皮质有2-4毫米厚,分为六层,是大脑皮质的一部分。人类的一些高等功能和直觉,运动指令的产生,空间推理,意识还有人类语言都和它脱不了关系。而它的发达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社交关系容量(题外话:身为一个运动能力E,方向感E,社交能力E,反应速度E的废柴死宅,在下的新皮质发达程度一定也是E)。而一些对社交媒体的最新调查结果也反应了这个理论在网络世界中依然有效。
尽管总有些人对网络社交软件斜眼,但在我看来,人们不应该放弃使用社交软件,但应该学会如何保持一定数目的,对自己比较有意义的社交关系,也就是称之为 “内层网络效应”。一般来讲,网络效应用来描述在一个团体规模和共有价值之间的几何关系。而容量较大的网络通常效用更强,这也正是为什么已经颇具规模的网络依然会趋向继续扩张,不管其功能是用于社交(如Facebook,Twitter 天朝又被无视了)或者是销售产品或服务(像amazon,eBay以及Craigslist,感谢卓越T_T)。
最近,Google重新打造的全新网络社交平台Google+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内层网络”在网络平台应用的样本,它可以让人们把不同的朋友和社交关系归类于各种不同的“圈儿”;这个新生儿能够与Facebook这个庞然大物相抗衡还尚未可知,但是内层网络的概念起码很早以前就被证实是靠谱的,那就是,大家都喜欢的手机短信。
Facebook再牛逼也牛逼不过六十亿手机用户吧。据尼尔森调查,在大美利坚,中二生的蛋疼程度完全不输天朝,这帮熊孩子整天就知道发短信,一个月 3300条!基本上睁着眼的时候每小时六条,每十分钟一条。这种现象着实让人完全不能理解,明显过气的玩意儿是拿什么战胜最新的网络技术的呢?
简单来说,人就是图个方便好用,越多人同时使用就意味着方便与更多人交流。与此同时,一个人的电话号码和个人联系方式比Facebook的坑爹个人主页简洁明了多了。抛开那些没啥用的短信不说,电话能让我们随时知道最重要的人们比如说基友,家人,同事,这些可以反映一个人真实生活的人们,而不是在社交网络上那些半生不生甚至完全不认识的家伙。
为什么当我们发现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候会变得无比紧张?或者说,当人被埋在地下无路可走的时候最希望能有的东西就是手机?因为人们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最想要做的就是能给自己亲近的人打个电话或者发条短信。同理,我们用手机的目的不是为了蹲点看一群二逼青年在微博上刷状态,往往是希望在紧急时刻可以和自己需要的人取得联系。
结论:我们不能干瞪眼坐等社交网络把我们被动的连接起来。虽然各种各样的数据告诉我们世界在进行快速而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邓巴先生的理论中得到教训:少量而有用的社交关系必然比大而无用的社交圈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