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MySpace能否拯救唱片产业
导言:据报道,MySpace将与三大音乐唱片公司合资成立MySpace Music音乐服务公司,这一服务是在唱片业经历了近十年的萧条之后推出的,因此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拯救唱片业的一大举措。美国知名杂志《商业周刊》日前撰文对这一新服务进行了分析。
经过了近十年的销量下滑之后,唱片公司正在试图对它们的传统业务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与以往单纯依靠出卖唱片赚取利润的方式不同,它们还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与音乐相关的附加产品来赚取利润,例如在线广告和手机彩铃。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展开的,歌手们将自己的网站从简单的推广工具变成了可以直接盈利的工具。
而对这一新的商业模式最大的一次赌注无疑是MySpace Music。这是一家由新闻集团旗下的社交网站MySpace和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索尼BMG音乐娱乐公司(Sony BMG Music Entertainment)和华纳音乐集团(Warner Music)等三家唱片公司合作推出的音乐服务。该服务将在几天内正式推出。这四家公司将于近期正式公布合资计划并将于9月15日正式任命合资公司首席执行官。据称,前任Facebook首席运营官欧文-范-那塔(Owen Van Natta)将出任MySpace Music首席执行官一职。不过MySpace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获利希望
虽然唱片公司此前已经与亚马逊和苹果iTunes等在线零售商开展过合作,但是此次与MySpace成立合资公司还是被视为是它们试水在线广告和电子商务模式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唱片公司也希望能够从歌手主页的广告上分一杯羹,另外,它们还希望能够从音乐下载、彩铃、周边产品销售和音乐会门票上获得更多的收入。MySpace的创始人克里斯-德沃夫(Chris DeWolfe) 说:“我们希望能够与唱片公司合作并帮助他们提高盈利能力。”
问题在于唱片公司究竟能够从中获得多少利益?最近几年,唱片业已经受到了来自网络盗版的严重威胁,而且自1999年销量达到1460亿美元的最高值后就开始一路下滑。随着CD销量的降低,唱片公司也在不断的开展数字业务,希望能够填补二者之间的差距,但是却屡屡事与愿违。去年,唱片业更是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收入下滑——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的数字,2007年,数字和传统音乐的销量减少了104亿美元,降幅高达12%,2006年的降幅虽然少一些,但是也达到了4.4%。。
唱片公司对此次的合资行为抱有很高的希望。大西洋唱片集团(Atlantic Records Group)的母公司华纳音乐集团的数字战略负责人迈克尔-纳什(Michael Nash)预计,MySpace Music和相关的一些动作能够扭转整个唱片业的颓势。他说:“我们将(借此)转向全面的盈利。”
缓冲作用
不过这(指迈克尔-纳什的话)的确有些夸张。即使最后真的成功,MySpace Music也无法扭转整个CD行业的颓势,毕竟它的规模还太小。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的高级分析师保罗-维娜(Paul Verna)说,整个唱片业在逐步“萎缩”。不过,新的战略还是可以帮助唱片业缓解颓势,甚至有可能帮助它们在几年内重新建立收入模式。
MySpace Music的创意在于,它们每天都可以帮助歌手赚钱,而过去它们却只能通过发行唱片来获得收入。此次成立的合资公司将会为唱片公司提供一个入口,让它们借此接触到MySpace位于全球各地的1.18亿的用户,并且与MySpace的销售团队展开合作。唱片公司甚至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非音乐内容来吸引用户和广告主,例如音乐新闻、幕后花絮以及歌手访谈等。
有一些大的广告商已经与MySpace Music签约。据称,它们现在已经与麦当劳和丰田汽车等一些大品牌签定了合作协议。丰田和麦当劳也已经证实了这一合作关系,不过它们拒绝透露具体的金额。丰田营销传播经理金-麦柯洛(Kim McCullough)将MySpace Music称作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
不过MySpace所做的并不仅仅是通过广告来获得收入。它还为唱片业提供了一个渠道,使其可以借此销售歌曲、彩铃、T恤衫以及音乐会门票等产品。目前,已经有500万的音乐人通过MySpace来推销自己,因此MySpace已经成为发现新歌和寻找演唱会资讯的主要场所。
行业标杆
MySpace Music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拯救整个唱片业。目前为止,MySpace网站的全部广告收入也只有7.43亿美元。乐观估计,到2012年MySpace Music将为整个唱片业创造10亿美元的收入。这的确有所帮助,但是以CD销量目前的下滑速度来看,届时整个行业的CD年销售额将会比现在还要低30亿美元。
不过MySpace还是有望成为未来网络公司的发展的一个标杆。如果这种模式可行,那就将促使唱片公司与更多的网站合作,例如社交网站巨头Facebook,从而获得更多的音乐销量和相关收入。而且这也将证明唱片公司可以通过与网站共同开展广告、电子商务和周边产品的销售来获取实质性的利益。eMarketer的保罗-维娜说:“如果(这一模式获得)成功,那就将对CD销量的快速下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这一市场会越做越大。”
除了MySpace之外,唱片公司还做了许多其他的尝试。例如,它们最近就与芬兰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展开了音乐合作项目,在诺基亚的手机中预置音乐许可。另外,与immem网站(一个帮助用户寻找新歌的网站)的合作还为唱片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版权和广告收入。imeem网站首席执行官(Dalton Caldwell)说:“唱片公司拥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它们也非常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缺乏创新
唱片公司希望能够通过网络提升音乐的销量。数字音乐的销售增量从2006年的74%下降到2007年的43%。唱片公司的高管们认为,随着苹果iTunes逐渐确立其在网络销售领域的统治地位,该行业的创新性却逐渐匮乏,而在线音乐的销售增量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美国唱片业协会主席米奇-贝恩沃尔(Mitch Bainwol)说:“我认为所有人都已经意识到,接下来的三年将会充满挑战。但我还是很看好(行业的)长期前景。”
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唱片公司最近的举动。新的协议不仅会帮助唱片公司从乐队的音乐销售中攫取利润,而且还会使其从乐队的音乐会门票和周边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分得一杯羹。New London Fire乐队的键盘手杰森-迪比亚克(Jason Debiak)认为这对于音乐人而言是一个坏消息,除非唱片公司愿意为歌手支付培训费和其他的开发费用,否则“这个计划应该被扔到垃圾桶里。”
不过,主要的唱片公司均已经转变了观念。多年以来,唱片公司一直都担心互联网的盗版问题。但是它们现在也加入到了这场竞争中并希望从中获得收益。华纳音乐集团还特意成立了一个数字工作室来帮助音乐人创作网络音乐。而且时代华纳旗下的说唱歌手T.I.和格莱美奖获得者梅西埃丽奥特( Missy Elliott)的新专辑也将与MySpace Music同步发售。eMarketer的维娜说:“过去唱片公司一直不愿做出改变。但是现在,它们已经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