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新技术推动移动宽带互联网的进展
过去的5年中,针对移动业务,在业务收入方面,移动业务普及化的高峰时期,近3年年收入复合增长约为18%,仅此于增值业务。在新增用户方面,02年“移动:小灵通:固定”的“6:1:3”年新增用户比例变成07 年的“9:0:1”。在未来趋势方面,移动语音对小灵通、固话替代的趋势还将保持,而按照无线宽带技术演进的趋势,未来要在单位面积吞吐量的性价比上达到对ADSL的替代性。
同样,在过去的5年,针对宽带业务,在业务收入方面:宽带接入ARPU值比固定电话高了一倍,每月达76元,接近移动通信的ARPU值,尽管也在下降,但价格相对比较“刚性”,可提升带宽避免降价。而在带宽增长方面,根据国内固网运营商的预测,预计2010年,个人宽带达到20M至30M,到2015年则需要50-100 Mbps的带宽。在用户增长方面,重组前的固网运营商已经达到共月增112万用户的市场成绩。宽带总量占固定互联网总量已经超过8成。
因此,过去的5年是移动迅速发展的5年,也是宽带应用井喷的5年。在全业务竞争情况下,运营商均以发展宽带无线互联网为保持竞争优势的首要方向,无线宽带化,宽带无线化,力求引入新技术提高针对高带宽、泛在接入、热点应用与移动性相结合的用户需求满足能力。
移动宽带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体验革命包括更好的支持长时在线业务和宽带业务,特别是对于实时流媒体业务的真正普及提供条件。实时流媒体业务对网络的带宽和QoS较高,目前来看主流的移动流媒体技术所需速率多数都在10Mbps以下,相关技术的理论吞吐能力多数都可以满足。
然而在实际用户体验过程中,由于用户密度不同、位置不同、行动速度不同、不可避免的干扰等因素,必然在接入时达不到单用户理想峰值速率,导致有实时性需求的业务在部分场所难以实现。考虑到这一因素,就必须追求更高的带宽、移动性、覆盖能力的无线通信技术。此外,未来终端智能化导致多任务并发也是需要增加无线接入带宽的。
传统无线技术在带宽、时延、移动性上或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然而无线新技术的发展,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更强化了在覆盖和移动性上弱势,而移动通信也强化了在带宽上的提高,从而都完善了场景适应性。本文涉及的无线新技术正是由于具备了更高的通信能力,故此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同时也将提高无线运营商的宽带无线产品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
需要关注的是,无线互联网业务环境在技术上实现更大带宽、更扁平化网络架构的同时,也带来开放化的原增值业务模式风险,业务环境由原来窄带封闭的模式转而为宽带开放的模式,运营商如不加以干预,在WLAN、宽带上出现的“管道化”问题将也有可能进一步出现在移动网络上。
为了支撑无线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核心网、承载网上改变以前的以介质经营为核心的建设思想,转而为以业务和内容为核心,做到识别流量应用、控制资源匹配策略,作为必要的控制的同时,运营商还应该结合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的特点,融合成新业务,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商业模式,规避管道化的冲击影响,这本质上也是业内所关注的SIP Business与Web Service的竞争。对此,3GPP等也提出了关于未来网络架构的设想,形成端到端的可控、可运营、强大移动性管理和业务识别能力、易于融合与业务创新的下一代网络架构,和无线新技术进行功能互补,增加运营商的竞争力和收益。
未来业务和用户发展需要更大带宽、更好的移动性和QoS的无线接入能力。而无线新技术的引入为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市场带来挑战,运营商应该明确运营策略,在引入无线新技术的同时做好网络总体的升级改造和演进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