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乡下工厂速联,营收打败美利达
台中市神冈区,一间工厂夹杂在木材厂、住宅、龙眼、荔枝田当中,办公大楼与生产线之间,还隔着民宅,彼此不相连。这间由大大小小18个单位组成的组合工厂,2012年竟然创造了190亿元的营收,远胜自行车股王美利达。
组合工厂的营收怎么会胜过股王?走进一看,竟然看到了自行车环法赛新人王萨根(Peter Sagan)、伦敦奥运男子山地越野赛金牌得主库尔哈维(Jaroslav Kulhavy)等自行车界传奇人物,他们脚下踩的自行车变速器竟然都是MIT(台湾制造)。
它打破日本垄断传统 让捷安特变速器成“台湾制造”
原来台湾制造已经突破变速器龙头厂日本岛野(Shimano)的主导局面,成了全世界顶级自行车零件的制造重镇,关键就是这间组合工厂——爱尔兰商台湾速联。它从12个人开始做起,现在旗下制造厂有上千名员工,在台中市区还有一个开发中心,有160人的开发团队。
它不仅生产变速器,还有全球最大、市占率破5成的轮圈品牌厂ZIPP、最大油压煞车厂Avid、奔驰车等级链条厂Sachs,这些全球知名的自行车零组件竟然多数都在台湾开发、在神冈乡下生产。
“变速器传动件是自行车最精密、价值最高的关键零组件,至少占成本20%,少了它就不能出货,”中卫发展中心总经理苏锦伙说。以往台湾自行车品牌出货量取决于日本岛野的供货量,也就是说,捷安特、美利达的品牌再强,也不能没有岛野的变速器,这是台湾自行车产业往上发展的障碍。然而,这个障碍已经被速联的成功方程序破解了。
它告对手违反公平交易 改写卖产品规则,重画起跑点
以往岛野的中高阶变速器坚持在日本本土生产,中阶以下的变速器则选择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设工厂,跳过了台湾;另一个品牌意大利Campagnolo,则是坚持在意大利打造,走精品高档路线。
虽然速联是外商,但它却证明了台湾制造超越新加坡、追上了日本、德国。1987年速联在美国芝加哥成立,1991年投入海外生产,速联的美国籍总裁戴士礼(Stanley R. Day)第一个海外工厂竟然选在台中神冈。戴士礼跟他的弟弟常驻台湾,并租用过去自行车零件大厂川飞公司后门300平米空间做产线,还打赤膊亲自钉桌椅、锁螺丝……,从阳春的组装产线开始。
戴士礼跟12名员工开始做起,其中一个就是今天的速联亚洲区总经理高禩翔。高禩翔回忆,当时掌控市场的老大哥岛野,采整套零组件套装销售,成车厂一旦拆套就得提高售价,其它零件厂很难在同个起跑点竞争,当时日本市场还讥笑速联又是另一间“一年会社”(只能生存一年的公司)。
速联成立之初,有《圣经》中大卫拿着石头打巨人的决心,在美国市场控告岛野违反公平交易法,要求解除整套销售的模式,其后双方庭外和解,才改写对方掌控市场的遊戏规则。
它大搞跨国购并 把高阶产能移台湾,99%为台湾产
速联也积极执行跨国购并,把制造移往台湾,改变市场规则后,展开自行车零组件的品牌与发展,“我们知道我们的power(力量)在哪里,muscle(能耐)在哪里”,高禩翔补充说。速联一开始就设定专攻中高阶自行车零件,从1999年开始进行海外购并,扩大产品品种与技术能力,再逐一把生产据点移来台湾,“本来很多零件国外进口都在地化,现在99%都是台湾产。”
速联大胆收购了德国、美国企业,然后逐步将生产线移到台湾,例如,原本只在德国生产的内变速器也在2012年移回台湾生产,全球高阶自行车零件就是这样一个个MIT的。
缺点来了,每收购一个企业,就把产能移到台湾,速联不停的搬家或租工厂,现在的神冈厂区是它第三个落脚处,3万平米的土地有18位房东,变成了一个变形金刚般的组合工厂,这边生产变速器,那边生产轮圈,工厂甚至有如迷宫,连高禩翔带着我们在里面走都会迷路。
它找供应商“组家庭” 让交货期从30天变6天
此外,速联参加台湾自行车联盟A-team,变成一家人,交货期从30天缩短到6天,甚至要挑战1天。2005年之后,速联台湾营收开始喷发,原因就是台湾自行车产业一个重要的变革:A-team在2003年成立,速联当年就加入成为重要成员,也随着自行车聚落产业链放大生产能量。
10年之间,台湾自行车零件出口额超过9亿美元,成长超过两倍。在这股大趋势下,也让速联2005年年营收约20亿元,2011年光神冈厂就破百亿元。苏锦伙观察,速联成长快速,除了本身制造创新能量,A-team拉动的生产制造是主因,甚至让它“威胁到岛野”。
在速联厂房外的货物进出区,我们看到这一天来了40家速联的下游供应商要交货,一个个按照交货看板时间准时进货,完全没有迟交,台湾A-team变成了超快速反应的生产链。“捷安特跟我们要挑战1天内交货,”高禩翔认为,相较没来台设厂、只有发货仓库的岛野供货要30天,速联具有快速反应优势。
这也让走出海外、选择新加坡而不选台湾的日本岛野,看着速联跟台湾自行车产业一起蓬勃发展。高禩翔说:“我们跟捷安特、美利达是一家人,但岛野始终不是A-team的成员,关系就是不同。”
它用台湾工具机制造 力求轻薄质感,1g也要计较
不光是产业联盟可以让MIT发光,生产线一隅,我们见到了一部部台中精机、东台精机的CNC机床隆隆作响,原来速联独步全球的一体成型变速器飞轮,就是善用台湾工具机技术开发出来的。
这是速联另一个营收快速成长的秘密,它的自行车变速器飞轮是从3kg钢材开始,经不同工具机粗加工与精加工等工艺,最终一块钢材变成一块一体成型的飞轮,成品只剩不到170g,重点是从头到尾都是用台湾的工具机制造。
以往,飞轮是用一块块钢材锻造出一片片飞轮齿轮,然后一片片组起来。而速联新的一体成型飞轮,省去了用一片片零件组装飞轮的固定件重量,例如用螺丝、铆钉来固定飞轮组,让重量变轻了,外型也较有质感。
“减少重量就是成功的关键,有些玩家为了1g,花1万元都愿意买”,高禩翔透露,最早一体成型方式,一天只能生产一个,后来一路改刀具,配合切削角度,才逐渐突破技术瓶颈。1g就能决定胜负,神冈的工具机精密机械聚落,是速联能够开发出一体成型飞轮的竞争力来源。
最后,速联在发展成为领先中国大陆10年的制造能力,我们看到高阶的变速器、避震器都先经过激光雕刻,各自贴上身份证,再一一由第一线多能工人组装完成。接着来到检测室,我们看到这里有一台要价100万美元的检验设备,正反覆验证零件的精准度与寿命。2012年,台湾制造的精密度与技术实力让速联放心关掉了德国厂,移到了台湾,“至少10年内中国大陆、东南亚跟不上来”,高禩翔不讳言,台湾是个很好的制造基地。
接着快速扩张的,是在台中北屯区的速联亚洲开发中心,这也是台湾优势。这里的开发团队要负责把它在欧美的研发成果开发出成品,交由工厂量产。在美国,一个点子变成产品要历时两个月,在台湾却只要两周。
看好台湾人才与供应链等优势,虽然速联是外商,但10年来,每年都在台投资至少5千万元,除了神冈与北屯,也在台中大里、丰洲等地设新厂。但这间倚重台湾制造的关键零组件厂,近年来却遍寻不到一块11万余平米的土地,希望能摆脱组合工厂的不便,真正在台湾“定居”下来,这样才能避免这位全球自行车零组件的资优生,沦为台湾制造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