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奥运点击奥运
主持人: 曲向东
嘉宾: 北京市副市长 刘敬民、张艺谋、李宁、白岩松
时间:2000年10月8日下午
主持人:现在悉尼奥运会的热潮可以说刚刚过去,但是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2008年的奥运会,因为奥运会的五环旗从悉尼传到雅典手里,很多人想2004年雅典把这个旗传到谁的手里。我们今天就谈“新北京,新奥运”。
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来宾,第一位嘉宾是北京市奥申委的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先生。刘市长您请。
第二位嘉宾是奥运会的金牌得主,我们的体操王子李宁,我们欢迎。
我们今天的第三位嘉宾也是刚刚从悉尼回来的,我们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白岩松,我们欢迎。
我们最后请上来的嘉宾是一位电影导演,可以说他是这次我们申奥宣传片的总导演,我们欢迎张艺谋先生,还有他的创作班子。今天跟张艺谋导演一块儿来的还有做奥运宣传片的班子的几位成员,您是不是给大家介绍一下。
张艺谋:这是作曲家三宝。这位是执行导演赵志强。制片胡晓峰。
主持人:我们今天最后一个介绍张艺谋导演是因为我们今天这个话题就要从张导的一个小片子开始,因为我们知道,大家都设想一下我们用五分钟的时间,我们只有五分钟的时间,你用五分钟的时间使外国人了解我们,了解我们北京,知道我们渴望办奥运的心情。大家想象一下是不是很难?张艺谋导演正在做这个努力。张导能不能给大家说一下这个片子的进展怎么样?
张艺谋:这个片子需要不同的种类,在不同的场合使用,适合三分钟、五分钟,除了几个主要的会议,包括最后决赛的时候,需要若干专题,专门讲环保、交通其它方面的,其实量很大。今天早上我们市里面开会的时候,刘市长讲悉尼这次申办拍了60多部这样的影视作品,短的,咱们现在规划是拍30多部。(插话:36部)
主持人:您最后的决赛篇准备怎么拍?大概您会采用什么样的手法,用什么样的内容做这个片子?
张艺谋:还需要一些硬件,大部分投票的人当中还是有一些没有来过中国的,他们首先要看北京是什么样子,有没有能力,符合我们的口号“新北京 新奥运”。有一部分一定是表现这些方面,剩下发挥的部分也就是我们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就是从感情上对我们产生好感。
主持人:大家关心,最后剩的时间不多了,几秒钟、一分钟?
张艺谋:哪儿能一分钟,十几秒。
主持人:大家看你的电影一般就是一两个小时,十几秒催人泪下有什么秘密武器没有?
张艺谋:没有什么特别的,五分钟还是可以贯穿一个感情在里面,这个感情通过剪接的节奏,通过画面,通过音乐来贯穿。我们说的十几秒包括后面的收尾,有一段话说完以后后面的结尾的话很重要,我们有感受,去火车站送客人说一大堆,最后握手语重心长说你多保重,这事拜托你了。
主持人:刚才张导可以说给我们透露了最后的决赛的片子一些些许的信息,刚才还讲了最后的握手很重要,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开头,就是在这次悉尼奥运会很多人知道,奥运会的时候参加申办的五个城市都在那儿设一些展板展示自己的城市,当时一个城市放了一个片子,好象就是咱们北京?
刘敬民:刚开始是这样,后来也有一些城市放。
主持人:这个片子的导演是张艺谋,我们先看一下这个片子,从这个片子把握一下,大家来揣测一下,在决赛篇做一个什么样的片子。
(观看大屏幕)
主持人:刚才我看咱们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看张艺谋导演和咱们观众一样非常关注看这个片子,张导现在跟我们的观众在现场一起看自己的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张艺谋:我没有在大屏幕上看过。其实严格地说,我们这次组织了一个非常好的班子,我们找了几位在咱们国家拍广告拍得比较好的年轻导演,所以这些片子基本是由他们来制作,我属于把把关的那种。因为我觉得这个片子更像一个广告,实际上和我以前搞创作不是很一样的,我现在看因为我们反复讨论过很多方案,我觉得总的来说还是不错。
主持人:达到了您对它的愿望设想?
张艺谋:对,在悉尼放的时候是一个简单的印象,对北京有一个印象。
主持人:刚才张导说得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我们北京,我们中国人以什么样的形象迎接奥运,刚才刘市长提到了,在悉尼很多就是五个申办城市用很多方法宣传自己,向世界传递自己的形象。您可不可以给大家说一下,张导的片子在申办的过程当中,特别是这几个片子给大家传递的对北京这种印象,在最后奥委会投票表决的时候有多大的份量?
刘敬民:大家知道,这次申办,国际奥委会做了一个规定,不允许申办城市去访问有投权利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也不国际奥委会委员去访问申办城市,那咱们怎么让投票的奥运会委员知道北京,了解北京?
主持人:委员有多少人没有来过北京?
刘敬民:58%。这些人需要好的方式传达给他,北京的面貌和北京人支持申奥的热情,影视片是需要考虑的媒体。一共有四个系列,一个是宣传片,一个是大概今年12月份有陈述片,第三个是明年2月份有比较长的片子,更侧重技术,我们叫汇报片。最后在明年7月13号叫决赛片。就是在委员投票之前,每个城市给40分钟的时间。除了一些官员、运动员代表讲话,最后都是放片子,五个城市同时要放片子。
主持人:让每个奥委会委员被这个片子感动。
刘敬民:也有这个可能。
主持人:既然这么重要的事情,下面交给我们的新闻评论员。白岩松你可不可以拿出你凭金牌项目的风格凭这个。
白岩松:从7年前说起,就是7月23号,当时看完片子,心里凉了一下,我知道要背很多黑锅,因为我们自己不满意,在以后的很长时间。这次消息很早知道,恰恰是在悉尼奥运会的氛围当中,知道这个片子,我知道起码给我个人的某些感觉很合拍。为什么上一届拍那个片子,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也很有现代化。当然我明白,所谓的现代感,只拍高楼大厦,最华丽的东西,拍最好的车,所有穿名牌的人进入,我说这不是现代感。现代感经过几年,现代感是什么,是人的心里。新北京,新奥运新在哪儿?从新北京这个角度,希望看到人的神态,是非常现代的一种神态,可能包括的要素有自信、快乐、希望,是这样一种情绪,我觉得这个才是现代人,而不是有多少高楼大厦,大家看到的金属包装,看到张导的片子我看到,甚至有人说乐的太多,笑的东西太多。但是传递出这个国家的人,城市里的人,也许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如意,但是他们在想到未来是很乐观的,我想这样一种情绪给别人的打动意识是非常大的。那天我之所以感到非常高兴,毕竟张艺谋,是因为这里透露现代感,而这种现代感恰恰是心里的现代感。
主持人:情绪的外化。
白岩松:对这个很乐观,看到这个片子的活力,我觉得活力很重要,在片子上感到活力,而且面向未来,我带着希望,这个能不能投入庄重的一票是会有影响的。
主持人:刚才提的是93年申办的片子,在奥委会投票表决中产生什么影响?
刘敬民:上一届申办我不在这个位置,我也没有看过这个片子,但是我觉得这个片子起辅助作用,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城市的实力和我们进行宣传工作和其他联络工作,这个片子就是在最后一刻,像你说的,起了一个组合的作用。上次我们以两票之差惜败悉尼是多方面的,这个片子掉了零点几分很难说。
主持人:但是有这个说法。
白岩松:我们也许做这个片子,但是为什么只为那一瞬间……
主持人:一看到片子就会想到未来2008年,我们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刘敬民:张艺谋突出人的主题是非常好的,这个不光是城市,而且还突出人,就像白岩松讲的,正是张艺谋拍片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我觉得挺好。
主持人:刚才白岩松提到片子里笑的太多,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白岩松:这个是开一个玩笑,笑的太多,中间有一些转折,还有一些其它的情绪,显得笑容更灿烂,这是对比的感觉。我特别想说,拍这样一个片子,拍一系列不能孤立地做。一方面要孤立,的确这个片子希望2008年奥运会在明年定夺的时候,花落北京,拍这个片子,是为整个系统工作做服务。另外一方面又是不能孤立的,放弃任何的角度宣传北京,让别人知道我们的老百姓的心态是什么。申办是我们的舞台,我们有一个在舞台具有灿烂的表演机会,比如说申办成大家都高兴,另外一方面申办的这五个城市,各有各的优势。但是我有用这个灿烂的机会,为什么不让表演的非常灿烂?这次能做永远不是白做,就是做得更多。我们电视台会放,外国的电视台也会感到感受鼓舞,还有申办的对手格外关注,其他的城市还有这个片子。就像93年我们关注悉尼,关注其他的城市,那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庞大群体,这个在中国媒体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作用,所以不是几票的问题。
主持人:这个不是在最后放的?
张艺谋:这个是为悉尼放的。
主持人:你是第一次看这个片子?
李宁:第一次。
主持人:你对这个片子有什么感受?
李宁:最大的感受片子上面比我坐在这里要潇洒。一个片子要那么短的时间去集中表述,这是不容易的事情,有时候有点像商品卖广告一样,不知道怎么卖才会被接受,但是这个片子我觉得很精采的。
主持人:台上的四位嘉宾一致认为这个片子很精采。今天我们不想评价这个片子,我们借这个片子的由头探讨一下申办2008年奥运会,我们北京,我们中国,应该给世界展现一个什么形象。刚才白岩松说93年看了宣传片,心凉了一部分,你觉得那个片子不能代表你心目当中理想的中国?
白岩松:没错。
主持人:大家认为什么能够代表我们未来当中心目当中理想的中国?大家可以从这个片子来谈,能不能代表你心目当中2008年的中国?哪位朋友想发言?我们今天现场的观众特别多。
观众1:我刚才看了这个片子以后,我觉得非常高兴的一点张导演拍这个片子的时候,用了把中国许多传统文化和竞技精神很好交融在一起,这一点可以说一部片子,特别是申奥片子,短短五分钟打动世界。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北京交融全国各地的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势,怎么在短时间内把这个优势展现给世界,表现“新北京新奥运”,两个“新”字,表现北京走向现代化崭新的一面,另外表现奥运的新的竞技精神。怎么保证新和老这样一种很好交融,找到切合点。我觉得申奥工作,特别是申奥宣传方面应该注意的。
主持人:您觉得这个片子很好表达了这一点?
观众1:对。
观众2:我想再接着说一下,“新北京和新奥运”,今天最打动我的也是这两个字,我也许很冒昧,说一下这个片子,“新北京新奥运”,我感觉不仅是刚才白岩松说新在哪儿,不仅简单是一种城市面貌的新,我觉得这里面首先对一个城市怎么诠释,另外对奥运怎么诠释?我觉得一个城市除了它的历史、文化,包括人文很多东西,一种精神在里面,就是说可以将这部片子里面展现了很多灿烂的笑容,有时候这次奥运里面最打动人的像龚志超的哭更打动人。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张导,做这个片子的时候,有没有放一个人的哭放在里面?
张艺谋:原来有一个小孩哭,因为镜头放不下就拿掉了。
主持人:拿掉非常可惜,你自己觉得可惜吗?
张艺谋:我们最初希望还是首先先强调,考虑很多人没有来过北京,考虑很多人对中国的过去有一种误解,初级阶段,ABC阶段,他们会认为我们是不是一个专制底下木讷的表情,中国的人衣服单调,中国人不敢笑,不会笑,从ABC开始,给人的感觉这样。
观众2:ABCDE是一个系列片,关于新奥运不仅仅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咱们希望在北京召开,不仅说2004之后就2008年这个意义上的新,这个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这六个字,更深来诠释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来讲,我觉得新秦的哲学思想存下来……(插话:您希望这个片子表现哲学思想吗?)
不是,不单单从一个广告片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精神,但是需要载体表达出来,需要外化,需要深入浅出。
主持人:您觉得载体是什么?这也是给张导支招。
观众2:需要拍这个片子的同仁自己努力。我觉得在拍这个片子也好,做申奥的工作当中也好,最打动人的应该把北京的奥运情结表现出来,这个北京和奥运怎么紧密联合在一块儿,怎么用北京诠释奥运,这个才是我们北京申办奥运最有利的。
主持人:您提的很好,有设想吗?
观众2:这个片子里面,文化背景只是故宫、长城这些,这些只是宏观一个介绍,但是这是一个面的东西,一个点的东西,很多很细节的东西,另外这个片子里面刚才我觉得这种动感是有了,比较强了,但是节奏感我觉得现代这种节奏感和跌荡起伏的这种感觉,我相信会在张导以后的片子里面看得到,也希望为我们的申奥做出突出的贡献。
主持人:我觉得您刚才的建议当中很有价值的一个,我个人觉得,不知道张导是否这样认为,注意一下个体,包括我们看到体操王子李宁,您觉得一闪而过的时候……
李宁:每个人都是一闪而过的。我觉得是这样的,每个人对奥林匹克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的经历,或者说参与程度不一样,理解不一样。我有幸作为运动员参与到奥林匹克,我的体会,很多中国人更多认识奥林匹克是为国争光来的,奥运会那一刹那真是面子,要第一,那种竞争激烈。但是整个来讲,奥林匹克有一个很大重的性格或者一种文化是很全方位的,既体现竞争挑战又是一种挑战,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人的一种自信,自我表现的勇气的一种自然的流露或者说一种训练。在中国来讲,我们申办,我想很多人会说我们一定要拿下,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参与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不管我们最终是否获得申办权,通过奥运会申办的参与,更多是促进我们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认识。比如说我们讲德国人这次在奥上仅仅拿了十几块金牌,跟他们那么一个大国合并之后,获得的成绩不理想,但是我们中国人有历史性的突破,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多少时间有多少资金,有多少人生活的那一部分是围绕着奥林匹克活动来参与的。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赛,德国的小镇、学校,从洲际比赛、世界比赛到全国比赛,不断的,是生活的一部分,到了周末大家都去看体育比赛,中国呢?
主持人:您提到的观点跟白岩松的观点有点类似,不要太功利。
白岩松:我理解李宁的话,我们在浓缩的时刻获得历史性的突破,拿到28块金牌,我们回头一想,究竟多少人在生活当中运动,运动是不是天天看着电视看奥运赛场。北京市对我最有魅力的一个角落,北京最美的地方,可能刘市长都想不到,是东单的露天体育场,每当车过长安街,路过那一块的时候,那块的运动场没有围墙隔着,所有的人,我在那个足球场里踢过两场球,外面有人打球。每次路过的时候,感觉生命有活力,但是这样的地方太少了。
主持人:刘市长您专门负责申办奥运会,您有没有跟白岩松和我这样共同的感受?
刘敬民:那当然,因为我在北京分管体育,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庞大的全民健身计划,我们想把体育场放在社会各个小区,每一个居委会都有一个小小的场地,一共有3000个,每一年想搞1000个,三年搞完。
主持人:运动的人非常多,这是不是也是你对2008年刚才提到全民运动精神运动的一种想象?
张艺谋:我们表现的是一种期望,这点同意白岩松和李宁的观点,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没有其他国家做得多,我们做的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而且我们这个城市的胖子的多,十个人中准有两个人是超重的。所以有的时候拍电影,群众演员都不好找,太胖都不适合那个时代。我觉得应该体现生活当中,中国人参与体育和为生命的热爱,为和平的热爱,这种感觉应该更多一些。
李宁:不光是说为了申办奥运会,不是告诉你是什么,而是不是你快乐,是为了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你高兴,最后你尽全力放开跑。在旁边看最后一个人,为你鼓掌,不是告诉别人是什么。我理解应该申办不是说把北京的天搞的多么蓝,而是因为北京人的生活需要蓝天。
主持人:我相信李宁这一句话说到在座这些人的心坎,特别是北京人的心坎了。
刘敬民:北京申办这次也是这个,我们有了蓝天白云,北京才有资格申办。不搞申奥,我们也照样做。
李宁:通过申报促进大家对事物的一种新的认识。
白岩松:大家探讨北京2008年谈环境、交通,如果从人的角度来说我,运动是我为北京做最大的贡献。我理解运动,同时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做最大的贡献,环境以及交通都属于硬件,中国在硬件的发展上,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我相信2008年有更好的硬件,我运动变成了在每一个人心里的申办。
主持人:到2008年张艺谋拍片子,伴随我们申办奥运会,2008年你找群众演员更好找。我们请现场的观提出你们的建议,刚才有的观众对片子的看法,有没有对片提出一点意见,或者对张导今后的片子提一点建议?从现场的观众看到申办奥运的热情。
主持人:说到这儿,我说一点我的感受,我发现他们特别强调一种个体感受,包括这位朋友还说他们家从平房搬到楼房,他有一种暗述,你想拍个体,通过个体的变化拍他的表情。这里头有一个小小的不同,我们也看到当年悉尼申奥放过的一个片子,当时不太一样,我们现在也不妨看一下悉尼的那个片子。
(放片子)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完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奥运会之后,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想象,我们2008年,如果我们举办奥运会怎么样,老是拿悉尼跟北京比,我们今天也在拿北京跟悉尼比,拿了悉尼奥运会的宣传片,刘市长您知道这个片子吗?
刘敬民:这个片子不是申办阶段的片子,跟张艺谋的片子没办法比,是在筹备组织的LOGO不是申办的会徽,有一个申办的片子,你们可以到组委会去要,跟张艺谋同志搞的同等性质的片子,那个是不错的。
主持人:我们看了这个片子也是展示悉尼形象,澳大利亚形象。
李宁:主要宣传在奥林匹克文化,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的主题,不是说申办奥运会。
刘敬民:这次张艺谋做的宣传片不是坐这儿让我们看,国际奥委会给我们一个展台,当时是在人流当中,人在走,我们在放,应该说这个片子每一个段落都能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所以是这样一个片子,就是不同的人流,我们在放电视,有很强的震撼力,能吸引人的目光,而且是循环过来的。这个宣传片主要是起这么一个功能,刚才说到的主题就是北京人在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主题,起一个开门见意的作用,其它的作用就是其它片子所来承担。现在我们是两个系列,一个是主流的有4部,第二类就是非主流的,一共36个,有科技、环保包括绿化、通讯包括其它各个方面,分门别类,其中就有这类的宣传片。
主持人:刚才刘市长提到了,将来我们做的片子里面有一些类同的。
张艺谋:我个人感觉做得很好,切入点比较好,通常是从人的角度,从个性的角度切入。这样子看的人有一种亲切感,觉得奥运是和每一个人有关系,其实这种构思很值得我们借鉴。
李宁:我同意张导的意见,奥林匹克不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是一个自我表现充分表现个性的一项运动,是一个创造,同时又是一个尊重的一个游戏规则的运动,个人的存在是首要的,而不是说大家一哄而上是奥林匹克,这点找的位置很好。
观众4:我想问张导一个问题,大多数国际奥委会大多数执委没有来到中国,但是一般西方对中国有一种固有的偏见,认为中国比较落后,比较保守,我比较冒昧地说,我在外企工作,很多外国同事他们对中国的很多印象也是从您原来一些影片中来得到的,就是说这些比较阴暗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刻。如果他可以来中国,那没有问题,如果他没有来中国,没有可能来中国的话,您认为您能否用您的宣传片打动这些人,尤其是打动这些执委们,怎样做?能跟这些执委有一些新的交流?让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彻底改变过来,而且有更高更新的认识。
张艺谋:你说了两个问题,首先是我电影的艺术,艺术的讨论在这儿就占时间了,这个可以私底下谈。我是不同意你所说的那些外国人的看法,我拍了至今有11部电影,他是不是都看了?是不是就只告诉你一个功能,就是看了我11部电影,得出中国是落后的概念。首先我对他这个观点表示怀疑。
张艺谋:因为它是艺术,不是纪录片,不是专门介绍,我们还是非常肯定。我觉得他这个观点角度非常好,是从个人的角度概括起来的东西,但是功能不同。如果以你这样的构思,我们拍一点也不逊色。如果是同样的构思,我们还可以拍的更生动,我们不是找几个有名的人,我们就找最普通的老百姓,纪实拍,奥运会怎么影响他的生活,那不是更有意思嘛,我觉得这个没有问题。还是功能问题,你做是针对什么事情,要表达什么。咱们说到最后的决赛片,重要还是我们首先让没有来过北京的人,不了解中国的奥运会委员知道中国有能力申办奥运,这是最重要的。有没有能力接这个大型的活,还不是说中国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你们50年的伟大成就,还有每个人跟家庭密切的联系,人文的东西要有。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别人知道北京能接下这个活,他们投你一票。
主持:看到张导拍能接下这个活。
观众5:看到这个片子我没有想到北京这么美。
张艺谋:我和你一样,我一接到这个片子,我感觉很高兴,觉得很艺术。但是现在我慢慢改变这个观念,首先它是客观的、真实的报告,它是一个报告,“报告司令官,我有能力把这个东西给我”,它是一个报告,就是让人看到我们的实力。然后他在这当中渗透大家所期望的,关心和希望传达的人文精神,这种人的面貌,人跟我们的生活,但是它只能作为一个副题,甚至是点缀,更重要北京有没有能力。
李宁:这个能力很重要,因为有承办能力但是没有机会展示。北京承办大型的比赛很少,市长可能不太同意我的观点,我们跟对手的城市比较,的确很少。亚运会的规模有限,各个单项世界性的比赛,我们没承办过,北京没有正式承办过大型的比赛。你到底没有能力?你就要靠申办能力的机会告诉别人你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能力,别人就会不投票。
张艺谋:我们不能把大量的篇幅拍一个人的活动和一个人的话,我们必须有大量的镜头,我们有这个设备。有这个设备,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把这个活动承办下来,把这个接下来,办成一个超水平的奥运会。
观众5:我听到张导的话非常有信心。
主持人:我刚才理解这位朋友隐含的意思,你过去做故事片,做情节,叙述人物和个体的命运。在做申奥这个片子,你刚才讲到它更像记录片,展示我们有什么,能做什么,这样的专题片。在这个行当里,这两种类型的片子,很多人是很难同时玩得都很好,都很拽。作为你来讲,你如果在不同之间,做出同样非常好的结果。
张艺谋:我刚才讲,我接这个活,我刚开始想的特别好,后来慢慢我在转变我的观念,首先咱们申奥委给我那么多文件,有那么多表现的内容,比较要说的硬件和软件。后来慢慢我发现,首先要客观地、全面地把自己的能力向别人展示,这是你必须要做的,这是故事片表达的内心,强调个人感受完全两回事。我们能做的工作是什么?在这样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可能介绍我们能力的宣传片当中,一个故事片导演能做的是什么,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有一定的情感渲染力,其实是一个奉献,是暗暗放在底下的东西。比如通过我们的镜头,通过我们的节奏,通过我们的音乐,甚至通过某些细节,但是很坦率说,总共5分钟决赛片中,留给我们自由发挥的细节一定不超过15秒,因为别的时候还要发挥别的大作用。15秒的小细节点几处点在哪里,可能让人有一点感受,除了看到客观的介绍,像这个都是我们要做的。
主持人:用拍电影的能力和技巧,对专题片进行介绍。
张艺谋:看电视台的专题片比较客观,情感色彩比较少,在这里加进故事片对情感色彩的处理,把它放在报告书当中去。
主持人:谢谢你。还有观众?
观众6:问张导一个问题,我听刘市长做电视访谈其中讲一段,这次提人文奥运,特别关注北京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观念体现的是交流,我不知道你在接这个活的时候,再去摄像,我如何去把这两种东西结合得很紧密,而且又很自然,又能做的很到位,有的时候到位不是很清楚,可能是模糊也叫到位,会不会最后有一点点恐惧,有可能结果像某些建筑,前面是玻璃木墙,上面搞古典的顶子,找一点感觉又不到位,你当时做这个之前会不会恐惧?
张艺谋:现在一直在做,这是一个开头,后面还有几部片子,我们倒不是恐惧,我们一直在想怎么样最好体现这三句话,“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恰恰对于人文奥运的解释很宽泛,没有权威性的一句话,我自己个人认为,人文不仅仅是只包含在文化,或者建筑特色,我非常同意还是李宁和白岩松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人文最大的程度是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这个奥运带给我们是这样一个东西。而且更宽泛地说是奥运会的宗旨,当年停下来不打仗来搞奥运会,我觉得更大的目标简单地说是为了人类的团结,通过竞争的手段达到人类的和平。我觉得这种人文可能会很大,但是咱们说半天也是大道理,在画面怎么表现?
观众6:您能讲讲一两句心得吗?
张艺谋:谈的很大没有可能性完成,后来我总结出来,我觉得笑脸是最直接的,我们只有几秒钟的画面留给你,你几秒钟怎么做?人的笑脸,真诚的笑脸在全世界通用。我觉得这个最短,孩子,非常灿烂的年轻人的笑脸,老人,人的笑脸,这种笑脸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当然我们拍得还不是很好,因为时间太仓促了,你用最直接的符号来表达,稍微多想一点儿没什么,三秒钟,不断切短镜头,我觉得就是最直接的,就好像城市的笑脸,什么是城市的笑脸?也是这个意思,我们欢迎你们。一个是我们有能力,能接纳,第二个我们有心情欢迎你回家。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观众6:太精彩了。
观众7:我想短暂插一句,刚才张导演说到笑脸的问题,有孩子的笑,有年轻人的笑,有老人的笑,我想再加中年人的笑,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下有子女上有父母……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的社会里面所有的中年人都笑的话,我们这个社会是很轻松的。
观众7:快乐、自信,但是还有一点,我们很自豪,在93年的时候,我们申办奥运会,那时候我们是温饱水平,但现在起码我们是小康,是世界第六名,我们应该很自豪,无论在经济上体育上我们都上了新台阶。这个自豪应该说是很大程度上,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年人创造出来的,他们的笑代表着这种自豪,他们笑的话,我想在这部片子里面也是很自豪的。
主持人:请我们台上四位中年人笑一下。
李宁:自豪是后面自信的自然流露,中年人不笑是因为他不自信。(笑)
白岩松:人往中年人走,我感谢那个小姐,她能够站在她那个年龄段替我们考虑。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一看老妈笑了自己也就笑了,一看孩子笑了自己也笑了,看到老妈老爹孩子笑了,中年人心里笑了。
观众11:我想说两个就是关于片子的镜头,我感觉好象很多靓女在非常现代化的跑车上,驰骋在高速公路上,这个镜头可能对中国一般的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比较现代化,比较高层次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镜头可能想反映中国中西文化的结合吧。但是就我感觉,我觉得这个镜头表现得比较土。一个大厦里面,一个女的在抛水袖,好象是新国贸大厦,中西文化非要表现得这么牵强吗?一看就是过于生硬了。另外我想问一下,通过悉尼奥运会,大家提出来关于绿色奥运的问题,而且北京现在正在往绿色奥运的方面发展,您的风格,就我来讲您是以红色风格为主,这个宣传片里面,看到新粉刷的红墙,很多红色,您在处理以后的宣传片的时候,您还要保持您红色的风格吗?或者说您会不会选用一种更为巧妙的方法,把红色跟绿色柔和到一起?
张艺谋:首先我肯定不能拍那么多红色,因为我们的口号是绿色奥运。还有这个事不是我想怎么做,我个人的个性必须服从组织。
刘敬民:还是根据片子,实际上绿色奥运的概念不是画面都是绿色,绿色就是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大红灯笼也好,红高粱也好,完全也可以。这次我们找公关公司,这次给悉尼做公关的是IHA,做的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金黄色,从红色逐步过渡到金黄色,是申奥的基本色,这个我们还可以研究,我觉得不排除。
主持人:你说从红色过渡到金黄色有没有采用?
刘敬民:这次去悉尼带一个宣传品,是澳大利亚的人做的,四四方方,认为你城市的基本概念,然后是“新北京 新奥运”,整个色彩都是从红色到金黄色。
主持人:你的片子是不是都是这样?
张艺谋:不是,这是刘市长主张的基调,想起来还是故宫的色调。
观众12:怎么在文化的基础上,体现绿色的奥运呢?
张艺谋:绿色奥运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当然在精神当中你还得有画面,你还得让人看到北京绿化好,所以不能拍很多红颜色。因为绿化是绿色,我们还有很多草地,有很多这样表现绿化的面积和绿化的规模,质感一定要让人看到。
主持人:谢谢你。
白岩松:向你们介绍,很多人反映绿色奥运不仅仅是绿色环境,包括它的建筑材料,选择将来怎么跟城市协调,还有人的形态都是绿色,所以不仅仅是一个颜色。
刘敬民:绿色奥运有很多方面,包括在场馆建设的体育中心是垃圾场,有很多废的蛙,生长一种蛙叫青绿蛙,一般小的青蛙都不能生存,但是为了保存这个,他们想了很多方法,包括在高速公路下面通几条小的隧道,让青蛙从这马路上那头。但是怎么教青蛙怎么过马路,这体现他们的精神,这是绿色奥运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含义。
主持人:刘市长讲到这个,我们想到很多,刚才我们把话题对准张导的片子,中国人以什么形象的展现在别人的面前。比如我们提出的“新北京 新奥运”,这次我们也非常容幸采访到北京市的市长刘淇,我们看看刘淇对这个事是怎么看的。
这个方面,基于这么几点,一个是对这个问题的科学分析,比如我们讲到交通,你光说我搞多少地铁,多少道路,就得分析,16天奥运会在北京开,大概从早晨开始,每条路的人流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去看比赛,然后到比赛高潮,入场的时候大概是多少,超过十万或者多少万,红色绿色,看到红色、绿色怎么在城市里,大概散场从这个方向流回来,这会出现大概流到这儿堵,搞一个。有了这么一个分析,然后明年我们再做什么,过五年我们打一个。这一条能够让人相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第二点,北京在五个城市相比较,现在城市现代化水平,我们应该说不算低,在硬件建设上,我们比巴黎、多伦多确实高,这个应该说是现实。北京有一个很快的发展速度,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高的,八年之后,我们能不能发展到我们在申办报告里面所承诺的,这个需要我们整个经济实力做出严格的策划。我认为北京有这个实力。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北京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是硬件,而且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你们大家过来没什么感受,回过头来看八年之前的一些事情就会有这样的感受。北京很多高楼大厦很多都是八年建起来的,那时候是92年,我们现在还有8年,北京完全有这个能力,在这八年里面按照原有的速度完成国际奥委会承诺的。我觉得刚才讲的,我们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良好的规划,一个就是我们这个城市发展实力,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你刚才看到的,怎么让国际奥委会相信北京会是这样的
。
主持人:刚才刘市长谈到2008年的新北京的概念,我们特别感兴趣新奥运是一个什么概念。我想李宁您参加了到今年是五届奥运会,但是身份不同,有运动员,有裁判员,这次衣服作为领奖服还登上了领奖台。还作为一个商人,您对奥林匹克精神,新奥运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李宁:对于奥林匹克,就抛开申办而言,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口号,北京的“新奥运新北京”非常成功,奥林匹克很早出发,就有它的基础,当然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国家举办奥运会,随着时代的变化都在进步,最初不让女子参加,后来女子参加了。有了汽车贵族运动,慢慢变成大众运动,学校、孩子、老师、家长参与。现在的奥林匹克文化很重要的,首先是尊重个人的个性,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自我挑战的精神,还有一种叫做重在参与,参与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你虽然水平很差,能力一般,但是仍然能够站在这么多人面前去表现自我,同时参与的人又给你这样的机会,给你这样的鼓励让你表现。这种对于个人的一种尊重,奥林匹克表现得非常透彻,另外一点就是说同时它又是尊重这个规格。因为奥林匹克在整个活动来讲,有各种各样严谨的规则,当然这种规则基本上是透明的,很多有时候不是我参与的,但是我现在是国际体联男子体委会委员,我负责规则的修订部分,很多规则不是中国人参与的,但是中国人按照公开大家认可的规则,按照哪点哪点在规则里面去发挥自己。这一块来讲,是奥林匹克,我认为是它的一个文化的一种体现。
主持人:用国际通行的标准,已经超越了体育?
李宁:对于传统中国人它的影响,我更觉得,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讲,影响到每一个人的自信,当你参与奥林匹克,你那种自信的改变,已经能敢于创造,同时创造被人承认的过程,我相信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刚才嘉宾谈到了2008年的新奥运,那时候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观众谈一下你们心目当中的奥运是什么样子?
观众13:奥林匹克应该是人类的一个节日,是不同种族,不同肤色,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15天享受着像伊甸园一样的生活,那时候是对人类和平最好的表现,对人类梦想的最好表现。
刘敬民:刚才讲的,我觉得讲的非常好,申奥是两个过程,一个是千方百计争取把这届奥运会拿到手。再一个本身还有十个月,我们觉得也是一个机会,是个全世界申奥,再一个申奥带动这个事,特别是在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做一个结合点,这样老百姓真正来支持它。比如说环境,比如说交通,刚才很多同志也都讲了,不是因为要办这届奥运会,才要改善环境,但是它是加速器,可以把一段较长的时间,放在较短的时间,更早的完成,使市民感受到变化的北京。你刚才讲正是我们的想法,动用这种资源,最后落点还是要落在北京的变化上,“新北京 新奥运”加这么一个含义,这也是“新北京 新奥运”的中心。
白岩松:另外那个小姐不要忧虑八年后歌由谁来唱,如果现在就知道,咱们的流行事业发展太慢了,所以八年后肯定会有人唱的。
主持人:后面这八年过得太没有兴趣了。
白岩松:有的时候忧虑来自今天,八年我们能做多少事情,八年前,我刚才一直在看宣传画,七年前我们不可能做到,上面是用孩子的手,举起那么有活力的奥运的颜色,七年前我们停留在手拉手的概念下,现在是有想象力灿烂的,我觉得上面是生命的活力,底下是一种灿烂。另外还有特别大的自信,七年前的口号觉得都不服,“给北京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这次是你试试,我保证能做好。到这届,已经七年的时间过去,给我们这么多的自信,“新北京 新奥运”,这个张贴画,但是我们的心发生变化。下面的灿烂和想象力,是用此景结成的。过去是手拉手,上面是动感,在片子动起来,我们的LOGO也是这样。所以请相信七年之后肯定会变。
李宁:申办奥运会,奥林匹克在中国北京举行了,通过这个契机,我认为我们去参与,或者做这件事有一个很重要,我们受益的就是提高改善我们北京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改善中国人的生活质量,这一点是对全世界最大的贡献,也是我们自己最需要的。
观众16:你好,我是北杭的一个学生,这次奥运会期间,我们同学看队员拿金牌特别高兴,而且我们当时注意到,像女足跟美国队那场比赛,当时到场中国球迷将近一半人,所以给中国人造成非常好的主场氛围。我的建议就是说,能不能在以后的宣传片,不光是北京一个点,因为全世界的华人都是一脉相传,整个大团结,大家庭反映我们华人在经济圈的地位和文化圈的地位,还有周围的历史,一个纵比和一个横比,聚焦在北京,这一点把北京反映更好一些。但是我还在报纸上看到一个问题,不知道市长有没有看过,有关奥运会的一大问题,就是北京的京骂问题。
刘敬民:我也是北京足协副主席,前一段分管精神文明活动,足球场京骂确实引起了很多问题,包括足球看的观众少,可能有的大人都发愁,孩子让不让他上足球场,那么多京骂会不会被污染。足球发展,必须要解决京骂,不然有那么多观众,总是给北京的足球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个是必须要解决的。借电视台这个机会,也向全国的球迷公布,对足球的爱应该体现在做文明球迷具体的表现上,让我们共同解决京骂问题。
观众17:我问刘市长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奥运主要是在全民的参与,除了改善北京市的环境,人们对奥运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改善,然后来欢迎奥运的。你还有一些其他什么样的措施,调动全民的情绪,一个是让全民积极参与申办奥运,如果我们申办成功,全民参与做自己的贡献,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我觉得张导也做得很好。我曾经有一次在外地见过幸福女孩挑选现场,那个现场非常壮观,非常多的漂亮的幸福女孩在排队,非常多的幸福的男生在围观。我希望奥运会如果我们申办成功,有更多的漂亮女孩,然后有更多的幸福的男生,各种人,老人小孩都能积极参与到奥运会工作中去。但是你如何调动大家为奥运做贡献的积极性呢?
刘敬民:这是很大的题目,就是怎么调动大多数来支持和参与奥运。首先刚才李宁讲的就是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这个很重要。我们申办奥运,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宪章,就是承办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中国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的贡献,对于奥林匹克精神首先要认识。
第二,举办奥运会一定要和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解决他们日常遇到的难题。刚才讲到环境问题、交通问题,还有河流的问题,这些解决了,群众看到我们举办奥运,申办奥运自己周围身边的事情都在变化,他才能动员起来参与奥运会。
第三,把奥运会变成大家自发的积极性,一个共同的载体。奥运会那天记者问,到底奥运是什么?奥运是内容非常广泛的概念,我觉得各个方面都可以通过奥运加以促进,我们要把这次奥运和我们各个方面,不同的特点,它的发展,个人的期望结合起来,把它变成每一个人,每一个具体个人的奥运,这样才有魅力。当然说到这些有很多具体的,现在主要是申办,我们还有时间再研究,一旦我们拿到手以后,怎么把拿到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加速器,这八年当中有这样一个旗帜在手里,一定会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那天也是中央电视台采访我,问LOGO就究竟是什么意思,原来我们叫中国节,英文上不是特好,KAOT,这八年的口号……所以我们就改了。现在有人把它叫太极人,这还像打太极的,国际奥运会起一个名字,我们想让全国的老百姓起一个名字,比如把它当做一个名,我们现在给它起一个名叫“如意”,比如他就是十岁的孩子,在八年当中就要成人,等到举办奥运会正好18岁,八年成长过程,始终伴随奥运的精神在成长,同时伴随这个国家在下个世纪头十年巨大的变化,等他长大成人,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这一些人用双手改变我们的我们,改变我们的社会,这是特别有意义的。所以刚才你讲到在举办过程当中,我们拿到手,然后怎么进行筹办,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把这个变成各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人的发展。
主持人:张导,我们想问您一下,假如北京申办下来2008年奥运会,你有没有信心办成功2008年奥运会?
张艺谋:申办下来我第一个报名希望领导能批准。
主持人:您能不能透露一下,搞这样一个开幕式,您会做一些什么样的创意?
张艺谋:现在还太早,离幻想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我想这种大型的文艺表演,突出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原来就是我们的长项。可能对我们难一点的是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我们是不是能有那么多的招儿,其它方面没有问题,一定会更好。
主持人:现场的观众可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申办下来2008年奥运会,你们希望会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的想象空间不太大。
说到这里当我们看到奥运会的开幕式,我们想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时候,我们说到北京奥运会这个词的时候,很多朋友心里稍微一颤,这个词至少到现在到今天,还不是一个有的词,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梦想当中,但是在这里我也特别想学一下孔令辉在领奖的时候那个动作,把我们的手放在心上,在音乐声中祝福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