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13年度好书揭晓
新京报2013年度好书颁奖礼1月7日上午在首都图书馆举行,年度图书大奖由饶平如的《平如美棠》一书获得。今年92岁高龄的饶平如亲临现场领奖,他也成为了新京报年度好书评选10年来,年纪最长的获奖者。
《平如美棠》获大奖,92岁饶平如“喜、悲、怕”
《平如美棠》是饶平如怀念亡妻美棠的一部作品,最初他只是将两个人过往的故事用笔画下来,为了让晚辈日后了解家里的历史更方便些,孙女的朋友把他的作品放到网上后,他的故事随后流传开。饶平如将自己因画结缘的故事比喻成“木偶奇遇记”,因为当年美棠总是说他木头木脑的。对于获奖,他用了三个字形容感受“喜、悲、怕”,他因得奖而喜悦,也因为得奖又想起了美棠,美棠却不能与他分享这种喜悦,而他也怕自己会高兴过了头,所以他总提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千万要学会退一步。“我不会觉得自己不得了了,我就是个平凡的人,我就是我,尽管好像很多人晓得了我的故事,但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人。”饶平如说。
颁奖词这样写道:“《平如美棠》是一部怀念之作,其中有社会变迁的见证,有涤荡了痛苦的平和,更有相濡以沫数十年的爱情。它平淡如树,却又绚丽如花。作者青年抗战,壮年受难,老年丧妻,然而,他并没有丧失生命的童真和诗意。”终审评委、北大教授何怀宏认为,向《平如美棠》致敬的同时,也是在向生命致敬、向长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
点击阅读
2013文学好书颁给翻译作品
2012年,新京报年度好书的评选进行了部分调整,拓宽了评选领域,在此前“文学、社科、历史传记、商业、艺术生活”五类好书评选的基础上,将“艺术”和“生活”两个门类单列,并增加了“教育”和“童书”的评选,达到了8个新的分类。2013年的评选延续了此前的分类,评选自去年11月底启动,于12月初公布了第一轮候选的87本书单,随后邀请知名文化人(徐友渔、许纪霖、丁东等)、书店从业者(严博非、石涛等)、读书媒体同行、书评人等组成了推委会,经过投票产生入围终评的26本图书。最后,由何怀宏、高全喜、王奇生、李静、朱朱等十余位涉猎不同领域图书的专家组成的终审评委经过讨论,投票选出了最终的获奖名单。
除了年度图书《平如美棠》之外,年度文学书的得主是由刘文飞翻译的《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年度社科书是秦晖的《共同的底线》;年度历史传记书是王鼎钧的《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年度经济书是科斯、王宁的《变革中国》;年度教育书是郑也夫的《吾国教育病理》;年度童书由河合隼雄的《爱哭鬼小隼》获得;年度艺术书颁给了苏立文著作《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他去年下半年刚刚去世;年度生活书是丁午的《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新增“阅读创客”致敬环节
9本分类好书出炉的同时,颁奖典礼上还发布了包含6大类别的年度书香榜单,柴静的《看见》、门罗的《逃离》、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均榜上有名。此外,今年还特设了“特别致敬”环节,向业内阅读界同行们致敬,鼓励他们的坚持和创新,首年获得致敬的是单向街书店、首都图书馆、蓝狮子图书、罗辑思维、Kindle和《书香北京》。
2013年度的“新京报年度好书”评选是该奖项连续举办的第10届。在过去10年里,评选始终坚持“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评奖原则,将数百本图书推向公众视野。在一年一度的好书颁奖典礼上,读者也得以见证好书作者们对毕生贡献领域的坚持,2013年陈志华和李秋香用他们的图书为中国乡土建筑奔走呼吁,2011年资中筠希望用自己的文章让国民们得到真正的公民教育,2009年廉思用《蚁族》关注一批年轻的为生存而努力的大学毕业生……“新京报年度好书”的评选既是在向公众推荐好书,也是在坚持一种品格和精神,以期将阅读延展到这个社会的不同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