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生产方式:如何靠IT降损增效
正月十五刚过,湖北汉中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热闹起来了,一方面由于雪灾影响,在春节这个黄金时间丢掉的业务要补回来,作为市里面供应蔬菜与副食品的重点企业,董事长孟强累坏了,自然不是“补业务”这么简单,满足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这才是一个方面,紧急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公司的信息化项目如何启动。从正月初六开始,孟强就让信息主管张平召集达成合作意向的软件公司、咨询公司以及公司的决策团队进行研讨,到底如何启动信息化项目?
湖北汉中菜篮子公司是武襄市的重点企业,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已经运营了多年,50多岁的老孟一直当自己是“卖菜”的,从1988年从郊区的蔬菜大队改组到菜篮子公司,基本没有碰过电脑。2006年新上任的市长带他和事业单位的头头脑脑到全国各地方参观,看到人家都用了电脑管理业务,不禁一惊。他看到菜场里面卖菜的都用上了电脑,刺激更大。
集团现在有6个子公司,生产资料、种子、技术服务、运输、连锁公司、服务公司,20多个生产基地,800多个固定蔬菜农户,60多个配送中心,1000多个“卖菜点”,在周边还设有5个互助调配中心(相当于“边贸”,和临近的县市进行一些品种的交易),是远近闻名的放心菜供应中心。子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都用电脑在管了,主要是一些帐务。
孟强还来真的了,2007年上半年在集团里面就开始信息化吹风,他经常说“如何快速抢先上市,缩短中间流转过程,将损耗从8%下降到3%以下?同志们,1个月1%的损耗就是一辆轿车啊!”。下半年就通过猎头公司从武汉找到了小有名气的信息主管张平,并马不停蹄地开始合作伙伴选择,然后就出来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软件公司与咨询公司看到孟老板的决心,也看到公司信息化的潜力。由于是一家平台软件公司与一家家电连锁咨询背景的咨询公司联合为汉中菜篮子服务,在解决问题的实力上公司还是放心的。张平的评价也比较客观“毕竟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而且搭档的画师也不错”。但是争论也是非常具体的。孟强认为必须用最少的钱用在年内实现对所有直属机构的控制,除了财务,还有业务,系统要支持几个重要指标的记录,如损耗率、送货及时率、季节新菜上市提前天数,还包括基地生产成本降低,“边贸”的贸易额等等。他还希望2010年之后,可以将自己引以为豪的商业模式通过这个软件向外复制,逐步占领周遍以及省外市场。系统必须从上向下做,逐层逐级控制。
咨询公司认为,目前的情况只能是从下往上做,分别从农户和销售点开始,逐步向基地、子公司集中,最后到集团,时间大概需要2~3年。企业必须通过支持最基层的业务入手才能获得稳定的信息化基础;软件公司其实也赞成这个意见,但是担心从基层做起,硬件投入将大大超出预算,孟老板不一定能答应,再说孟老板也是希望从上向下做,软件公司有过很多集团化企业自上而下的管理与控制经验,做起来也很轻松,成果也会立竿见影地看到。所以由支持咨询公司掉头支持孟老板了。
公司的高管希望从子公司开始,那样可以承上启下,关键是年度的经济目标和管理目标已经下达,借助可以快速开发的管理软件,对业务进行基本的控制应该没有问题,同时这个层次的人,从子公司的头到部门人员,基本素质比较高,新的事物接受的也快,完全可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阶段成果。
张平自己的意见和咨询公司差不多,力主从基层开始,因为系统的规划主动权在集团手里,掌握了最基层的业务数据,做管控才有坚实的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手机的功能。另外根据以往的经验,不管是农户还是销售点,可以通过培养典型的方式来推广应用,不用集团投资硬件。现在许多经营者自己都有电脑了,这个资源也可以用起来。但是另外一个方面,老板的管控目标的实现是不能无限期推迟的。
多次会议没有结果,加上灾后业务恢复工作难点重重,孟强急了,要求张平不管怎么样,必须在3月底之前拿出适合汉中菜篮子的信息化方案。“以后再有雪灾,依靠系统我希望不要这么累。”最后,他半打趣半认真地说。
张平很为难,汉中菜篮子究竟适合什么样的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