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明的铜墙铁壁何昌明的铜墙铁壁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好,欢迎收看《商界名家》。在我们这期节目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问现场观众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印象当中,矿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观众:在我的印象中,煤矿工人从矿井里面一出来的时候,只看见两个眼睛转,其它地方都是黑的。
观众:我的印象中,矿工往往是和危险在一块的,比如这次南丹的矿井渗水事件,还有我们经常看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不管是什么矿,经常是和危险联系在一块的。
观众:经常是蹲在火炉旁边,享受着高温的环境吧,在高温环境下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我觉得他们非常辛苦。
主持人: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来到我们《商界名家》做客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搞了半辈子冶炼的专家,他是江西铜业的董事长何昌明先生,我们有请何先生。(掌声)
今天在我们演播室现场的另一位嘉宾是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副会长潘家柱先生,欢迎潘先生。(掌声)刚才在何先生出场之前,我们现场的观众都对您的形象,或者您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形象做了一个猜测,大家看一看,何先生的形象和你们想象的一样不一样?都说不一样,何先生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您干采矿和冶炼这行多少年了?
何:35年。
主持人:这可能比我们现场很多观众的实际年龄都要长,何先生下过矿井吗?
何:下过。
主持人:是什么时候下过?
何:我经常下,因为我的工作需要,我经常下矿井
主持人:刚才我们的观众说,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冶炼工人都是非常辛苦的,每天都在站在温度特别高的高炉旁边,在何先生的企业里,是不是工人也非常辛苦?
何:我们的工厂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厂之一,不管是矿山还是冶炼,你们讲的冶炼来讲,我们是一个花园工厂,就是高度的自动化,高度的机械化,工人的劳动强度很低的。
解说:江西铜业公司初创于1979年,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一家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与一体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从80年代初开始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生产、管理,目前,拥有国内最优势的技术生产力量和最好的环境治理能力,其厂区被国外同业称为花园式工厂。
主持人:我们问一下潘先生,我们中国像何先生,他们江西铜业这样的企业大概有多少,没有污染,还是花园式的,工人也不累?
潘:这样的炼铜企业为数不多,其中最先进的应该是江西铜业公司,另外我们可以排得上的,还有铜陵,还有云南和大冶,就是这么几家是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但是大多数的规模很小的铜冶炼企业,那个还是劳动条件很差,有环境污染问题。
主持人: 今天我们现场的很多观众都是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研究生们,大家现在一定非常关注中国入世的这个话题,关于入世的议程,我们回顾起来都显得多少带一点苦涩,谈判的历程非常艰辛,用我们朱总理的话说是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我们看一下何先生。白头发还不算多,我们为什么要提何先生呢?是因为何先生的江西铜业在五年前就已经加入了本行业的一个国际经济循环组织,何先生当时是加入的什么样的组织?
何:伦敦金属交易所。
主持人:在这个行业里,何先生的江西铜矿企业、公司在五年前就入世了,我可以这样说吗?
何:可以。它是这样的,首先商品铜是国际期货品种之一,它的价格每天是随着伦敦和纽约的交易所的行情在变化。另外,在97年,我们已经在香港发行H股,我们也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在这两种情况下,就迫使我们企业必须按照国际化运行。我们的会计准则,必须按照国际的会计准则在运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事实上可以说已经入世了。
主持人:而且是四五年前就已经入世了?当时为什么想到会加入这个组织?
何:我们就是和国际铜业协会形成了一个联合体了。通过他们在国外的运行,和(我们)在国内的操作,我们两个就结合在一起了,也是为了进行全球经济一体化。
主持人:参与国际竞争?
何:参与国际竞争。
主持人:潘先生,像江西铜业这种情况,你们四五年前就加入了在伦敦的有色金属交易所,这样的企业在国内有几家?
潘:在国内他们铜企业是第一家,这应该是比后来的第二家早好几年,
主持人:您从整个铜的行业的角度来讲,给我们分析一下,江西铜业当年加入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当时对我们国内整个行业有什么意义?
潘:这个应该说对我们中国整个铜工业提升了一个档次,这样中国的铜工业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了,原来没有注册,你在伦敦交易所没有注册的话,你这个铜的价格卖不上去,就说明你的铜的质量不行,在这个国际市场上,一说中国铜就不行了,这样,他注册了,说明中国有这样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达到的标准,这样,给中国整个的铜工业的形象提高了一个层次。
主持人:据我所知,我们国家是一个铜很紧缺的国家,是一个缺铜国,铜一直是我们国家进口大于出口是这样的吗?潘先生
潘:是的。
主持人:当时为什么还允许它出口到国外?
潘:我们的工业在世界上不能是孤立的,不能和世界是隔绝的,总是要有进有出,我的好东西,虽然我们总量不够,但是我们其中好的产品,还是可以打到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将来你这个产量增加以后,你可以扩大你的市场,不然的话,你一开始很长时间就没有到国外去,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地。
何:我再补充一句,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你的产品根本不能在国际上流通,你根本就没有办法进入国际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就是融资的需要。
主持人:所以首先要把产品打出去,我很想知道,当时国内市场既然缺口这么大,为什么何先生还决定到国际市场上去拼一拼?
何:第一我们是搞企业的,我们就应该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的职责。这是第一。第二个就是企业为了使它的经营灵活,要有两个市场,一个国内的市场,一个国外的市场。第三,我们能够在伦敦注册,我们的价格就比没有注册的铜每吨要高110块钱,当然,还有进入资本市场的需要。
主持人:注册成功之后,给江西铜业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什么?
何:效益,注册成功之后,大概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有形的我刚才讲了,比没有注册的每吨增加110块,现在每年生产20万吨铜,差不多2千多万元。第二,就是在1997年香港上市以后,这个品牌,无形资产是5千万。还有一个无形资产,因为我的产品能够在国际上流通,我就有资格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不然,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主持人:您当时怎么想到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何:首先我们在1993年就进行了战略的分析和战略的研究,我们认为要在上一个世纪完成国家给我们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是达到20万吨铜的综合生产能力,但是需要50个亿的资金,钱从哪里来,很现实的问题,国家不会给你拨款,银行当时我们的负债率到73%,也不会给你贷款,所以通过战略的研究以后,我们对当时已经上市的一些公司,进行了调研以后,我们就确定了走社会募集的道路。
主持人: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到香港上市,而不是在国内上市?
何:当时到香港上市募集的资金比较大,在国内当时上市有个定额,募集的资金比较小,因为我刚才讲了,我们要有50个亿的资金,在香港上市当时可以募集资金,净募集资金是22亿,如果在国内不可能募集到这么多。
解说:何昌明,66年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冶炼专业。90年调任江西铜业冶炼厂厂长,93年任江西铜业公司总经理后,开始着手产品质量跟踪管理,96年成功将企业主导产品——阴极铜在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注册,97年通过合资重组,江西铜业股份成功在香港上市,共募得资金22亿港币。
主持人:看来何先生当年那么辛苦还是值得的,刚才何先生和潘先生一直在给我们讲,江西铜业的产品首先打入了伦敦金属交易所,而后江西铜业又在香港上市了。说起来很轻松,好像大家都是战无不胜,但实际上我知道面对着WTO的脚步,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在准备迎接这一次国际竞争的时候,很多企业还是有点底气不足,正好今天何先生在这儿,我们刚才说了,您五年之前就已经加入国际的经济循环圈了,现在何先生觉得自己的企业可以在这个圈里占到第几的位置?
何:现在我们定位在全世界第16位,按照规模来讲。
主持人:现在可以排到16位?
何:对,我们准备在三年以后,根据现在的资料,我们可以从16位提升到前5位,我们有这样的规模,资产质量比较好,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世界上最好的矿业公司之一,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我们的企业非常有信心,所以我的底气是很足的。
主持人:何先生的底气很足,但是为了让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底气都非常足,我们希望跟何先生一起来讨论江西铜业的具体的情况。比如说像江西铜业的冶炼厂,我知道工人规模大概是三千人,可是日本同样一个冶炼厂,只有300人,这个成本何先生觉得比较起来我们有竞争优势吗?
何:有的,我们首先要把概念搞清楚,我们的贵溪冶炼厂是世界上最好的炼铜工厂之一,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们既管了生产又有些社会上的责任,比如我们有中学、小学、医院、幼儿园、公安局等等这些,商店等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真正在和生产线上的工人大概就是800人左右,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原因,我们工人的收入和日本差了很多,他们三百人可能抵我们三千人的工资。因此,我们在劳动成本上完全有优势。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说,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日本那么高?
何:同口径比较相当的。
主持人:为什么我们一线的工人是800,他们是300呢?
何:是低工资,多就业的后遗症吧。
主持人:也是考虑了很多社会效益在里面?
何:对。
潘:这个有一个概念要搞清楚,就是这个社会职能真正让它社会化,对于我们一些工矿企业来说,它是有难度的,它不像是在城市里边,比如说一个手表厂,或者是硅片,这样的厂子在城市,大城市,它这个社会化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在工矿企业,在偏僻的地方,之所以有这个地区,甚至有了一个市,都是由于你这个矿山在这儿,你这个厂子在那儿才产生的,如果没有这个工厂,没有这个矿山,根本不会形成这样一个小社会。所以,这样它解决一个社会职能,不仅是为自己服务的这些社会职能,而且比如说解决了子女问题,比如家属问题,这对稳定职工队伍还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我们再来谈另外一个问题,我手上有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显示,江西铜业的总资产是110多亿人民币,净资产是56亿人民币,但是去年江西铜业的利税一共是一个多亿,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盈利能力比较低?
何:我们净利润大概一个多亿,加上税是5个多亿。我刚才讲了,从1997年以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今年由于受到美国经济的调整,9.11事件的影响,国际上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的,江西铜业公司,我讲了,我们已经国际化了,我们的公司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铜价,金的价格,银的价格,但是这个价格随着国际上在波动的,天天都在波动。我们的价格的波动就决定了我们的业绩,我们必须关注到世界上的,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各大的交易所的行情,金融市场的行情。所以,我们在世界经济情况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我们把它顶住了,我们能够产生这样的效益,我认为还是很不错的。
主持人:我们问一下潘先生,刚才何先生讲,由于国际铜市场的价格波动非常大,在过去这几年的波动当中,国内外的企业有没有受价格波动影响非常大,经营状况日趋恶化,最后倒闭的企业,如果有,有多少?
潘:铜的价格波动幅度太大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生产成本要高于这个价格的话,你很难维持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铜价下滑这种情况下,国际上,包括美国的一些大的铜业公司也有因此倒闭的,今年上半年,我们铜的矿山企业总体是亏损的,而且是比去年同期亏损额是增加的,那么我们的铜的熔炼企业,今年上半年总的盈利只有4千多万元,这么多家,200家这样的企业,是这么个情况。
主持人:我们有没有担心过,假如有一天,突然这个资源不够用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何: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进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包括全国资源一体化。另外,全球的资源都认为是我们的资源,我们可以占有的资源,再不能封闭采购或者怎么样。
主持人:加入WTO之后,由于何先生说他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我们了解到,世界前八大铜资源公司就占据了全球铜资源的75%,他们会不会联手来对付你?
何:不会,会有竞争,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的生产力不是很发达,在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生产力逐步地发展,包括铜的企业也是很快地发展,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对国外的资源需求量就大了。这个时候是一个机会,我们就插入到国外的资源里去,我们占领一部分资源。资源是有限的,必然会产生剧烈的竞争。
潘: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他要卖掉才能赚钱,所以他们之间也有竞争,所以不会都不卖了,卡死他,不可能。
主持人:好,现在我们把时间留给现场的观众,不知道各位同学和各位公司的职员们有什么问题想跟何先生交流,潘先生也可以。
观众:刚才何总讲到,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刚才何总又讲到,贵公司的工资可能比外企来说相对低一点,那么贵公司又是如何留住人才,如何争取人才,又是如何同外企争夺人才呢?
主持人:这个问题好像是我们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
何:因为首先国有企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发展的势头也是很好的,刚才讲一个人才的问题,因为国有企业拥有最优秀的人才,最好的高级管理层,那么我们再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我们认为我们这个国企一定能够和世界上最好的企业能够并驾齐驱,但是需要一个过程。我强调了,如果你有一种精神,愿意为我们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我想你就不会再计较收入多少的。看未来,你们应该看未来,我们都是搞经贸的,搞资产运作的,搞股票期货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最核心的问题是看未来,不是看现在。
主持人:至少何总的工资在不断地上涨,这说明了一个趋势。
观众:我特别关心,在您的背后是否有这样一个智囊团能够经常帮助您提供鲜活的一些思想?就比如说您能在数年之前,在同行业中上没有人会想到到国外上市融资,进入资本市场这样一个情况下,您怎么有胆量,有信心去做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何:我想三个方面,第一是上级的支持,关心和支持,这是必要的。第二个情况,社会上的中介机构起到一个参谋的作用。第三,我们企业内部确实有一批理想的智囊团在给我出谋划策,是有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现场有没有智囊团的人
何:有,黄先生、陈先生,都是智囊团的。
主持人:您两位站起来,我们认识一下这些聪明的头脑。(掌声)我想这次观众的掌声更多是对两位表示敬意。
观众:我想问一下您,您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您是今年59岁,您怎么看待今年社会比较普遍的59岁现象的问题?(掌声)您会不会考虑自己不想再做一个寂寞的人?谢谢。
何: 59岁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是极其个别的现象,众多的国有企业的老总不存在59岁的现象,我讲了,它有一种精神的支持,有一种献身的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和精神是在年轻的时候,在党的组织的培养下已经形成了。我不同意你说59岁是一种普遍现象,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主持人: 今天我们演播室里的主人公与众不同,因为他是一位老国企,他带领着自己的企业经历了风风雨雨,最后终于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面对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如果一位民营企业家能够叱咤风云,我们会表示由衷的赞叹,但是对于千千万万像何先生这样的国企的老总,我们应该表示深深的敬意。好,感谢收看本期《商家名家》,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