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业背景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最大资本,“读书求知、终身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家庭和个人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政府在科研、教育上的投入也逐渐增加,同时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精神文化方面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图书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此,中国图书业也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中国图书业权威媒体《中国图书商报》98年全国读者调查显示,购书费比上年增加的读者占66.8%,有近80%的读者月平均购书费在11—100元之间。有69.7%的读者购书是因工作、学习需要或者本来就对读书有兴趣。另外读者最喜欢的前三类书籍依次是小说、散文和休闲类图书,分别占60%、22.7%、24.8%,这一点说明人们已经把阅读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并且越来越注重生活的文化品味。
中国是世界上图书市场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国家。1997年,全国图书纯销售总额为313亿人民币,1998年为347亿人民币,增幅达11%,而这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幅才7%。尽管电子阅读(e-book)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纸质图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消费的主流。在电脑相当普及的美国,1998年其图书销售仍有6.4%的增长。业内专家分析,中国图书市场如果排除发行渠道和信息渠道不畅等因素,目前其潜在纯销售额应该为每年60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正是业外资本纷纷进入图书业(尚不允许外资进入)的原动力。
市场供求关系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
与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相对应的却是有效供给不足,而供给不足主要是市场流通不畅造成。根据《中国图书商报》连续四年所做的全国读者调查,读者认为买书难的比例四年记录如下:1995年80%,1996年59.5%,1997年58.8%,1998年43.5%。这意味着中国图书业经过了几十年发展到了本世纪末,仍有四成多的读者购书意愿难以得到满足。而与此同时,出版社却是一百多亿的库存积压,造成“读者买书难”,“出版社卖书难”的现象。
读者买书难的原因何在?
调查显示,有近80%的读者认为“出版社也许出版了我想要的书,但我不知道”,或者“我知道出版社出版了我想要的书,但书店就是买不到,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买到”,这说明读者买书难主要是因为流通渠道和信息通路不畅,图书业的营销不力。 中国图书产业运营状况
■出版社 中国的出版社已有500多家,均为国家事业单位,部分已实现企业化经营,总体来说,市场化程度不高。年出版图书12万种,其中新书6万余种,再版书6万余种。
■新华书店 作为发行和零售主渠道的国营新华书店,市场份额达80%以上,虽然有遍布城乡的13000多个零售店,但真正的连锁经营体制并没有形成,以行政区划形成了条块分割,经营机制不够灵活,图书销售仍是一个繁冗低效的过程,尤其是远离大城市的地方,在客观上阻碍了读者对图书最大限度的满足。
■社会办书店 主要有民营书店,即称为“二渠道”的非国有书店,虽经营机制灵活,前景看好,但目前大多处在经营规模小,资金短缺的境地。还有就是非新华书店系统的国有书店,如三联书店出版社办的“三联韬奋中心”、邮局办的“邮政书店”等。 一些有资金实力,看好图书业前景的民间投资者或财团拿着巨资还在门前徘徊。国外图书业的巨头觊觎中国市场久矣,时刻准备着以其雄厚的资金及先进的管理手段杀入中国图书业。
■图书批发 图书批发网点分散,规模小,储运落后,运营水准低,可供书目少,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运营水平、服务功能、经营规模较为理想的大中盘。
■图书媒体
图书市场信息量极大,变更速度极快,而目前图书媒体少,技术含量低,形态单一,根本无法及时有效传播。
以上情况说明整个产业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产业最终表现为规模竞争,而由于中国图书业尚未完全开放,国外图书业巨头无法涉足,业外资本难以进入,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图书业整体运营水准低,缺乏竞争力的局面。
良好的投资机会
中国图书业目前的这种现状被投资家普遍看好。我们认为,目前是业外资本进入图书零售业,并以连锁书店、图书俱乐部和网上书店等先进经营模式迅速扩张,短期内达到相当规模,伺机进入发行业、出版业的有利时机。席殊书屋连锁店和席殊好书俱乐部、旌旗席殊网上书店(www.jingqi.com)已在国内图书业建立了优势地位,可以预见其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