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000越野电动绞盘 G9000越野电动绞盘 N12000专业电动绞盘 N15000工业电动绞盘 H12000工业液压绞盘 H15000工业液压绞盘 K5000P便携式电动绞盘
K8000 越野绞盘 G9000 4WD绞盘 N12000 专业绞盘 N15000 救援绞盘 H12000 工业绞盘 H15000 工业绞盘 K5000P 便携式绞盘

互联网周刊:饱受质疑的搜狐,朝阳里的迷雾

热度396票  浏览24次 时间:2011年5月04日 16:04
工业绞盘

  当刚刚公布的财报再一次将人们长期以来对搜狐的质疑推向顶峰,张朝阳说,投资人没有看到搜狐巨大的网络资产。

  当搜狐在广告之外没有亮点的收入结构遭受“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严厉批评,张朝阳说,广告是搜狐的核心业务。

  当人们惋惜搜狐太专注于内容建设,以至错失无线、网游这样的收入机遇时,张朝阳说,短期的赢利金额超过谁并不重要,因为那是不可持续的。

  当新浪成为盛大娱乐帝国战略的一部分,网易在网游之外寻找新的想象空间时,张朝阳说,他现在只关心影响力而非商业模式。而模式“只是时间问题”。

  所有的争论都与2000年互联网低迷时期人们的困惑似曾相识。从2000年和2001年每年亏损1000多万美元发展到如今每个季度的收入超过2000万美元,搜狐以及中国的其他门户们依然面临着一个陈旧的问题,即如何消化门户积聚起来的影响力。

  难以给出清晰答案的张朝阳做出的姿态是蓄势和等待。而在中国市场,门户俱乐部的名单正在越变越长,也许在等待之中门户影响力的流失,则更是困惑背后的一种危机。

  尽管面对众多质疑,张朝阳依然相信影响力将让搜狐立于不败之地,但他会等到搜狐影响力“爆发”的这一天么?

  唤醒搜狐

  本刊记者|董晓常

  和搜狐的员工聊起张朝阳,诸如“年轻”、“激情”、“魅力”、“创业精神”这样的字眼会频繁出现。

  这些字眼曾经也是“搜狐”这个门户品牌的诠释,然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搜狐饱受质疑。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曾经敏锐的“搜狐”在互联网新生的机会面前,如今显得有些迟钝。无论是短信还是网络游戏,搜狐都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住。

  当北京时间4月28日搜狐(SOHU)公布其2005年第一季度财报,并显示总营收和利润再次双双下降时,这种质疑达到了顶峰。

  搜狐200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373万美元,广告营收为1486万美元,非广告营收为887万美元,净利润仅为571万美元。而搜狐2004年第一季度收入2590万美元,广告收入为1100万美元,非广告收入1490万美元,净利润1090万美元。

  著名互联网分析师吕伟刚说:“搜狐不是这个季度的问题,实际上去年一整年就表现不佳。”

  张朝阳则表示:“搜狐第一季度的无线业务开始恢复增长,我们已经穿过了无线调整的这一个隧道,搜狐最难的时候过去了。”

  事实真如张所言,搜狐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么?答案也许并非如此。

  互联网资深人士、和讯网CEO谢文直言不讳:“搜狐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与竞争对手相比每条战线都不占优势,搜狐仍然没有解决这一深层次问题。”

  张朝阳则回应道:“搜狐拥有最庞大的中文网上资产,我现在更关注影响力,有了影响力才有未来。搜狐现在正像一个潜在水下的航空母舰,三年之后搜狐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爆发。”

  在过去的一年中,搜狐办公地点由繁华的长安街搬到紧邻中关村的五道口。而在2月份,搜狐又回购了885,605股普通股,完成了历时10个月的股票回购计划,累计回购了6%的流通股。

  如今,在搜狐的账户上静静地躺着1.287亿美元的现金及可变现债券。

  张朝阳会等到搜狐爆发的那一天么?

  饱受质疑的故事

  与2000年和2001年每年亏损1000多万美元、股票沦为垃圾股相比,如今张朝阳面临的压力显然要小得多。现在的搜狐平均每个季度的收入均在2000万美元之上,而毛利润也在1000万美元之上。

  但这样的成绩依然不能避免遭受质疑。和讯网CEO谢文表示:“与竞争对手相比,现在的搜狐没有完整的故事。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涉及到搜狐会不会垮掉,而是搜狐本应该做得更好。但是搜狐没有在任何一个业务领域做到领先,这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

  谢所说的故事就是目前搜狐除了广告收入之外,并没有可以引以为傲的收入来源。这就是投资者不看好搜狐的最关键的因素。

  作为广告之外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搜狐的无线业务在过去的一年中逐步下滑,终于在今年第一季度恢复增长。“无线业务峰回路转,实现了超过我们预期的季度间收入增长,标志着去年的平台切换和政策调整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张朝阳对这一变化非常兴奋。

  但不论是对于搜狐,还是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无线业务带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神话已经成为过去。张朝阳对此也心知肚明:“我觉得无线业务可能会比较平稳地增长。2.5G和3G的到来使得我对无线的长远前景,比在2004年的时候要看好,但这种业务不会像短信那时候那么高速地增长,将是比较均匀增长的一种方式。相对来说还是更看好广告业务和搜索业务。”

  在搜狐最新公布的一季度收入中,广告的确取得了极为不错的成绩,不仅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而且与老对手新浪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的核心业务就是广告。现在的持久战已经打的快要成功了,超越新浪之后我们就是最大的广告平台了。”张朝阳如此表达对广告业务的期待。

  历史的确像是一个轮回,当年门户网站们信誓旦旦要将收入结构中广告的比例将至最低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有一天会重新将广告做为核心业务来发展。

  但吕伟刚显然不认同张朝阳的说法,“搜狐在广告上也许能够超过新浪,但是如果在其他的业务战线上,跟新浪距离拉的越来越远,就仍然有可能在市场上是失败者。”

  然而,张朝阳并不认为搜狐没有完整的故事。“搜狐现在拥有一个巨大的网络资产,但是投资人是看不到这些价值的。中国流量前50位的网站,搜狐(包括其收购的网站)占了5个,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有这样的网络资产。”

  面对众多质疑,张朝阳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那份自信。“在2000年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流量大没什么用,后来发现流量特别大的就一定能够产生某种商业模式,就是时间的问题,比如QQ的崛起。所以我不关心有没有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是影响力怎么样。”

  影响力和收入到底哪个更重要?对于只有短短10年历史的中国互联网来说,任何一个答案都会显得言之过早。

  但搜狐目前的尴尬是确实存在的。

  自2002年第三季度宣布首次盈利以来,搜狐的收入与另一门户网易的收入一直处于同一量级。但如今二者的股价差异之大让人咂舌:截至2005年5月20日,网易的股价高达49.95美元,而搜狐股价只有17.51美元。在市值方面网易达到15.6亿美元,而搜狐则只有6.4亿美元。

  “资本市场是最现实的,如果不能给投资者一个很好的故事,即描绘出搜狐未来持续的增长方向,投资者不投资你的股票是很正常的。”谢文继续表示。

  跟随让搜狐如此尴尬

  跟随,似乎是搜狐给外界印象最为深刻的竞争战略。

  “搜狐在几个门户的对比中没有太大的特点,跟随的东西多了些。”风险投资商GOBI PARTNERS的KEN评价道。

  这不仅仅是外界的印象。“公司的高管会在平时传递给我们一种跟随的竞争策略。”一位在2004年离职的搜狐前员工回忆说。

  至于跟随的目标,则不言而喻就是搜狐这些年以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新浪。“早期互联网行业唯一的收入是广告,当华尔街的人都盯着你的广告收入的时候,我们明显的竞争对手就是新浪。”张朝阳表示。

  “跟随的战略让搜狐面临现在如此尴尬的境地。”吕伟刚对《互联网周刊》记者表示。

  为了赶超新浪,搜狐这个当时充满抱负的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从收购人气极旺的校友录Chinaren.com,到收购游戏门户17173和焦点网,搜狐总共付出了6650万美元的代价。

  一系列的收购使得搜狐在内容上逐渐逼近了新浪。显而易见的是搜狐2005年第一季度的广告收入已经同新浪相差无几,而张朝阳引以为豪的门户矩阵的综合流量也超越了新浪这个老对手(新浪科技注: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搜狐的这种竞争战略,吕伟刚评价说:“在2002年之前,互联网盈利模式并不清晰的时候,搜狐的这种跟随战略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在互联网新的盈利模式(比如短信和网络游戏)出现的时候,搜狐没有及时调整战略,这是它的失误之处。”

  正是由于对内容的过于关注,使得搜狐错失了多次收入上面的机会。当竞争对手新浪在2003年1月以2400万美元收购领先的无线业务公司广州讯龙的时候,搜狐还在埋头于自己的内容建设。当新浪在2004年3月再次收购无线公司网兴科技的时候,搜狐才如梦方醒,于2004年5月收购了吉菲尔。但此时整个中国的无线市场已经开始走向低潮。

  “新浪从2003年收购迅龙开始跟搜狐拉开了距离,之前他们一直是面对面的竞争。搜狐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内容建设),而没有看到路边的风景(短信、游戏),以至于它错失了很多机会。” 吕伟刚说。

  遗憾的是搜狐的这种策略在2004年依然没有改变。在七项重大的投资中,除了收购吉菲尔以及与NEC达成的无线业务合作之外,其他五项投资均是与内容相关的战略投资。

  虽然对“影响力”的关注甚于商业模式,但搜狐连续错过收入机遇却是现实。2004年11月19日,搜狐宣布首席运营官兼总裁古永锵将于2005年3月31日离职。虽然搜狐的公告称古的离职与个人的发展相关,但是在这种环境下的离职无法不让人与搜狐不佳的业绩联系起来。

  古永锵绝对算是搜狐最老资格的高层之一。古于1999年3月加盟搜狐,历任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及总裁。不过古永锵的总裁任期,正是搜狐业绩走低的一段时期,搜狐股价从2004年初的40美元,一路下跌至十几美元。

  在古永锵卸任之后,张朝阳重新担负起搜狐具体运营的角色。他可以让搜狐摆脱目前的窘境么?

  谢文对搜狐目前的管理团队并不看好,“搜狐管理层对互联网的理解有些问题,他们太注重内容方面,对市场不够敏感。”

  吕伟刚则表示,“搜狐的管理层必须意识到,现在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市场,在新的商业模式中,搜狐必须抢占到足够的市场份额才能保持领先的位置。”

  2005年4月12日,搜狐宣布收购中国领先的地图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Go2Map,涉及金额达930万美元。张朝阳表示,该收购将使搜狐把Go2Map在在线地图服务方面的领先技术应用于搜狐的搜索引擎产品,以及其它在线内容等方面。

  作为三大门户中最早推出的搜索业务,张朝阳寄予厚望的搜索品牌—搜狗无疑是搜狐改变跟随战略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也为搜狐带来了一丝亮色,2004年搜狐付费搜索业务的收入达到1000万美元,而传统的竞争对手新浪和网易并没有推出自己的搜索服务。

  “付费搜索业务的增长超过15%,搜索业务今年肯定是搜狐的重点。”张朝阳对新搜索业务的表现非常满意。

  但是,搜狐面临的并不是一个完全新的市场。在中国的搜索市场中,Google、百度以及雅虎中国三个强劲的对手已经占领了将近80%的市场份额,而且这些对手的背后都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持。

  搜狐的困惑

  相对于在搜索领域遇到的竞争对手,搜狐整体竞争目标的改变让其更为困惑。

  年初盛大收购新浪股份之举,彻底颠覆了搜狐的跟随战略。搜狐下一个应该瞄准的竞争对手是谁?是盛大?网易?还是刚刚登陆中国的MSN?

  对于竞争对手,张朝阳似乎也并不像以前那么明确,“在早期华尔街的人都盯着广告收入的时候,我们明显的竞争对手就是新浪。现在我认为能够造成可持续的根本的原因就是你的流量、规模和影响力。所以说撇开这种收入规模上的竞争,而主要看影响力的话,那么我们的竞争对手一下就很多很多了,不只是新浪。”

  是的,搜狐的竞争对手已经不仅仅是新浪、网易,或者Tom、腾讯等新生代的门户竞争者,在搜狐的各条战线上都面对着一长串的竞争对手。

  更让搜狐困惑的是,门户原本清晰的盈利模式骤然变得模糊起来。无线业务归于平淡,网络游戏已是一家独大,网络广告恍然间又成为了香饽饽。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已经成为了门户的当务之急,即使依靠网络游戏风光无限的网易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面对自己拥有的庞大的网络资产,搜狐将如何变现?这是摆在张朝阳面前最严峻的问题。

  风险投资商GOBI PARTNERS的KEN说:“搜狐还需要有更多的资本运作,才能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

  吕伟刚也认为:“搜狐过去都是在收购内容而不是收购收入,这样的策略有点超前。搜狐应该意识到收购收入从而抢占地盘是目前正确的选择。”

  张朝阳本人对此显然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现在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全面地形成,但是三年之后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爆发。”

  在将搜狐的办公地点从繁华的长安街搬到租金便宜的北四环之后,张朝阳摆出的是等待的姿势,等待搜狐网络资产爆发的那一天。

顶:24 踩:3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8 (11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3 (96次打分)
【已经有129人表态】
34票
感动
24票
路过
8票
高兴
14票
难过
10票
搞笑
9票
愤怒
14票
无聊
1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业电动绞盘液压绞盘汇总

欣宇时代

    消防绞盘

欣宇时代

    拓松汽车户外网


    中国汽车绞盘网


    中国宠物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