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三国药研展开新角逐
全球药品市场的销售额将由2000年的350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6800亿美元,而支持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动力是发达国家不断创制的新药。据预测,全球前50家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经费达555亿美元,研发中的新药品种超过1000个。
目前,全球医药市场已形成美国、日本和欧盟三足鼎立之势,并正开始新一轮药物研发领域的角逐。
美国 牢牢把持主导地位
目前,美国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新药研制开发的数量均领先于其他医药大国。全球当前许多药物的上市标准是由美国制定的,现在美国对新药的批准时间为一年零五个月。有资料显示,1999年全美制药企业用于新药研发的经费高达240亿美元,比1990年翻了一番,比上年增长20%。美国的生物医药公司在过去20年里,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由1980年的11.9%增长到1999年的20.8%,个别公司更高达40%,其中有80%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美国9家最大的医药公司中,有7家在2000年的新药研发经费在20亿美元以上,其中辉瑞公司的研发费用达到47亿美元。同时,美国FDA的新药审批制度也受到批评,特别是对那些重症疾病治疗药物的审批。
近来,美国研发型制药公司协会(PHRMA)发布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制药企业近年来的研发投入已经大于其市场投入。PHRMA认为,以研发为主导的制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比重为各行业之冠,达到计算机的软件和服务业的2倍,是航天工业和国防工业的5倍。
欧洲 加快改革追赶美国
欧洲的药品生产在10年前的世界医药市场上的占有率为32%,美国为31%,目前欧洲的市场份额降至22%,而美国后来居上大幅度提升到43%。为了与美国竞争,欧盟委员会最近决定采取一系列新举措,计划创造比FDA更快的审批速度。欧盟将改革其法律框架以加快其审批进程,将新药的审批上市过程所需的时间从现在的一年零二个月平均缩短到不足一年的时间,“快通道”审批的时间也将缩短到9个月,这场改革约需要两年的时间。
欧洲新的法案实施后,全球医药市场将会发生格局性的变化,美国FDA在世界的未来地位可能会被大大动摇,由此现在每年流往美国达数百亿美元的新药研发资金,有相当一部分会转向注入欧洲。欧洲医药界人士认为,欧盟缩短新药审批时间为欧洲的制药业和新药开发赶上美国奠定了基础。此外欧洲的顶级制药公司也采取各种措施来加速新药的开发速度。葛兰素史克(GSK)、安万特(Anventis)和诺华制药(Novartis)纷纷表示将加大新药研发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各大制药公司已清楚地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大缩短新药的研发周期。
日本 重点在于国际化
日本是全球主要的医药产业生产大国之一,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位。在日本生产的药品中,供医疗单位使用的药品占80%以上,如1997年医疗单位用药产值为51871亿日元,占总产值的84.4%,而一般大众药(包括配置用家庭药)仅占10%左右。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产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相当高。日本医药工业研发费占销售额的8.11%,大大高于化学工业的5.15%。日本销售额排在前15位的医药企业,它们的研发费都超过100亿日元,武田更以890亿日元居于首位。
然而,日本对新药的研发资金的投入和新药开发的数量仍不如欧美企业,日本新化学实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企业的组织结构、人才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和新药的审批均存在问题。特别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是导致日本医药企业规模远远小于欧美企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日本前10大医药企业的研发投资平均每家为386亿日元,仅为美国10大医药企业的平均研发投资722亿日元的一半。近年来,日本新药研发的重点一直把国际化放在首位,通过在欧洲和美国同时进行临床试验,以达到新产品迅速在欧美同时上市,其新药研发的国际化推广速度令人瞩目。在目前开发的47个新品种中,能达到全球销售额10亿美元的品种有11个,5亿~10亿美元的品种有36个,其中武田公司的9个品种居全日本新药研发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