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及其他四大汽车经济圈消费特征比较分析
汽车市场竞争如大浪淘沙,使强者愈强。近年来,我国汽车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多的集中成以上海、北京、武汉、广州、成渝、长春为核心的几大区域性经济圈。在每一经济圈的内部,都孕育了强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销体和旺盛的汽车消费需求。
以上海为核心的汽车经济圈,位于国内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这里一方面是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龙头性的综合产业基地,汽车产业组织完备;另一方面汽车需求活跃,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上海汽车经济圈
上海市建设了占地68平方公里的国际汽车城,上汽集团总部及主要产销体系也位于上海,以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乘用车、申沃客车、汇众公司等整车企业为核心,以80余家零部件企业为配套,以集成了物流、销售、服务、国际贸易、房地产等功能的服务贸易平台为辅助,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在上海汽车工业的带动下,江浙两省诸多地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迅速,在最具代表性的台州、绍兴、嘉兴、昆山、萧山等地,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上万家的企业数量,出现了万丰、万向、玉环等具有全国范围影响力和世界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零部件产业的发达,也催生了吉利、众泰、吉奥等整车制造企业。
2008年,上海市汽车产量为80.7万辆,为本市当年需求量的5.7倍。上汽零部件业务的外向性达到了50%。同时,上海及周边的零部件也面向全国以及海外供应。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以上海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圈已经发展成对外供应型的区域汽车产业体。
同时,上海汽车经济圈是重要的汽车消费地带,沪、浙、苏三省保有了全国1/5的载人汽车,而上述的上海、台州、绍兴、嘉兴、昆山五地在2008年1-11月购买了31.5万辆的乘用车。上海汽车经济圈可谓国内汽车消费的黄金板块。
本文基于新华信对全国16000位车主的访问数据展开,通过将上海汽车经济圈与北京、长春等类似产业圈的对比,以及与分处长江流域上、中游的成都、武汉经济圈对比,总结和展示上海经济圈的汽车消费特征。
乘用车消费结构分析
2008年轿车消费结构
购车动机对比
A、B级车型最受上海圈消费者青睐,偏小型化和低端化的A0、A00级份额很小且持续下降,C级车的比重可观,增长稳定。上海圈的消费结构正在向车辆大型化、价格高端化的方向发展,这里将是汽车销售的利润高地。
需求结构:成熟度高
影响车辆选择的主要因素
各区域消费者购车的第一动机均为享受生活,其内在成因是经济条件的改善,仅长春圈例外。从这个意义上看,各地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速度将决定未来区域内汽车消费的增长潜力。结合沿海外向性经济低迷的背景,可预见上海圈和北京圈近期的汽车销量增长会有一定的放缓。
与同处都市级别的北京相比,上海消费者基于上下班代步而产生需求的比例相对低,因工作性质需要而购车的情况较多。虽然数值的分歧不大,但体现出了两地消费人群结构的差异-上海车市中来自私人企业主的购买比重大于北京。但总体来看,两地购车动机的接近程度很高。
上海圈-武汉圈-四川圈是长江流域的三个典型汽车消费地带。相比之下,上海消费者购车动机中上下班代步的比重较高,并不像四川圈的消费者那么洒脱休闲。三地中,武汉的乘用车保有量最低,在汽车还没有大量走入“寻常百姓家”之前,公商务需求偏高在预期之中,28.3%的武汉消费者因工作性质需要而购车。
一般来讲,发展越成熟的车市,消费者购车动机越多样;乘用车普及越好的区域,因“工作性质需要”而生的公商务需求越低。从这个角度衡量,上海圈车市的成熟度最高,北京的汽车普及情况最好,而长春圈的需求形态偏落后。
需求姿态:均衡与中庸
购车预算比较
在影响车辆选择的因素上,上海圈是独特的,有着与其他区域截然不同的特点。上海圈消费者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关注相对均衡。品牌、价格、安全性作为主要的三项,关注度差别很小。同时,消费者对外观、油耗并不十分看重,对配置、排量和售后服务却有较高的要求。
北京圈、四川圈具有类似的特点:十分看重品牌和安全性,价格敏感程度较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武汉圈、长春圈则最关注价格,其次才是品牌、安全性和外观。
上述的三种类型中,北京-四川圈的选购形态较多的偏好品牌,武汉-长春圈则注重价格,追求综合性价比的上海圈消费者,主张了中庸的需求形态。
市场购买力:首屈一指
了解汽车的10种信息渠道
上海圈消费者的购车预算多数在8-20万元间,其合集比重达到63%。在这个主流价位区间以外的消费者多分布在更高的价位段上,倾向于低价位的比例很低。四川、武汉圈的购车预算以12万元以下为主,相对低端化。北京、长春圈的预算结构类似,与上海也有一定的可比性,但主流价位区间下移,购买力略显不足。在五大汽车经济圈中,上海圈消费者的购买力最强。
与去年我们对上海圈的调查数据相比,消费者倾向于30万元以上产品的比重达到了17%,上升了1.6%,汽车消费的高端化趋势明显。
选购行为:注重切身的体验
我们在图表中列举了最受上海圈消费者欢迎的十种汽车信息渠道。与其他区域相比,电视广告、车展、试乘试驾和网络等渠道在上海圈的影响力明显较高。有趣的是两组数据的对比:上海消费者喜爱试乘试驾,对销售人员介绍的认同度最低;偏好电视广告多于报纸广告。因此,上海圈的消费者在选购时更加注重切身的经验与感受。
购买决策:家庭色彩重
购买决策者差异
上海消费者在选购时,考虑配偶的意见会多于自身对车辆的喜好,对父母的意见也比较尊重,属于典型的全家决策。相比之下,其他区域都是以本人完全决策为主的,四川、武汉圈的消费者会较多的顾及朋友和同事的看法。
营销建议
通过五个汽车经济圈的对比,我们发现上海的汽车消费形态具有独特性。如何在这个成熟度较高的市场中,满足多样的汽车需求,迎合当地的消费行为特征,是汽车营销工作中的重要命题。
综合的产品策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上海市场,企业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居民家庭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他们的需求比任何其他的区域市场都要多元,他们对的需求在各个价位段都有成规模的分布,汽车需求的细分程度较高。提供丰富的产品、多样的配置方案,将有利于分享多个细分市场发展的成果。
“多面手”车型更能打动上海圈的消费者。与其他区域不同,上海圈的购车关注因素并非集中在突出的几个点上。无论是价格、安全性还是外观、配置、排量,都不足以单独构成强势卖点,把它们均衡的整合于一身的产品才能获得良好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全家参与决策的特点,产品应具有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的卖点组合。
上海圈特殊的购买行为特征也要求针对性的传播和销售策略。针对全国投放电视广告、车展活动和网络宣传可能收益很低,但它们在上海圈却是富有影响力的策略与手段。此外,鉴于上海圈汽车消费的高端化趋势和消费者对切身的经验与感受的注重,提供具有高端号召力的旗舰型产品、坚持组织试乘试驾并增加在公共场所的展示,将有利于企业抓住高端车的赢利机会和促进中低端产品口碑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