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促进投资的最后一次机会
路透社:中国发改委40万亿人民币(6.5万亿美元)刺激经济增长的城镇化计划遭遇障碍。李克强总理作为城镇化背后的推动者,却否决了发改委起草的这份方案。中国领导层担心再来一次投资狂潮将推高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并加剧房地产市场泡沫。
中央政府努力快速启动改革,计划投入40万亿元用于城镇化,未来10年将4亿人口转移至城市。但是地方政府的看法不同,他们将这看成促进投资的最后一次机会,并将城镇化视为维持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关城镇化政策、决议的时间表:
2011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我们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2013年3月28日国务院发《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提“(五)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六)做好召开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准备工作”。
2013年4月2日中国证券报报道:备受瞩目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或4月中下旬召开。专家预计此会议规格很高。工作会议后,《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有望对外公布。发改委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建议,应尽快建立城镇化评价指标和体系,将地方用地指标的分配与农民工落户数量相挂钩。随后有报道称,领导层及智囊团对城镇化发展的若干个细节没有达成统一,尤其是发展路径上,比如重心在发展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是否要依靠发展实体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最后爆出高层否决草案,推迟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
目前具有实际工作指导意义的是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会认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但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认为城镇化是城市建设,是投资上项目,是拆迁征地,是造城运动,土地城镇化的背后是有意地忽视人口城镇化的一切问题,急功近利,拿下土地,便万事安好。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 各级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速通过各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议”,而其管辖下的“城镇化”建设(实质就是拆迁征地造城运动)则是突飞猛进。
反观国际上的城市化进程,却是农村人口自由向城市迁徙的过程。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 各级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速通过各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议”,而其管辖下的“城镇化”建设(实质就是拆迁征地造城运动)则是突飞猛进。
反观国际上的城市化进程,却是农村人口自由向城市迁徙的过程。
Via:http://user.qzone.qq.com/7684827/blog/13693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