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市场三路英雄纷争.
多年以来,Intellnside的烙印深入人心,“一颗奔腾的芯”更是令众多发烧友志在必得。在过去的5年当中,作为一家芯片制造企业,AMD公司一直望英特尔的项背而不及。以芯片组见长的台湾威盛去年以“中国芯”敲开国门,也只取得了5%的市场。进入2001年,这种状况似乎悄悄地在改变。美林公司研究报告表明,今年第一季度,英特尔CPU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第四季度的81.5%下降到了77.3%,而AMD则从17.1%上升到了21.1%。威盛也正在加速与联想等OEM厂商的紧密合作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全球芯片业巨无霸英特尔公司与咄咄逼人的AMD公司的较量已非一日之争,从目前双方的市场份额看,英特尔仍占据较大优势。但AMD在推出速龙和钻龙系列之后,以先进的技术和优异的性价比,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AMD远东有限公司中国产品市场经理纪朝晖在预测芯片未来市场时说,AMl)在今后的2—3年将更加强大,出现两大处理器平分秋色的局面。与此同时,台湾威盛年初在北京设立公司,而且将今年的目标锁定在内地10%的市场份额。
一、芯片市场上演三国大战
当年英特尔曾在中国所向披靡,AMD经过5年征战才得到20%的市场份额。据美国《侨网》报道,英特尔的股价今年以来损失了5.7%,而AMD则上升了128%15月X日,AMD股票在华尔街上涨了8%;23日又上涨了8%,以31.5美元收盘。而华尔街股市今年第一天开市时,AMD的股票是13.18美元。AMD的市值仅90亿美元,但是它不仅顶住了全球PC市场不景气的冲击,从市值1800亿美元的英特尔手中成功地夺取了市场,而且它生产的芯片质量和性能屡屡超过了英特尔同等级的产品。华尔街分析家认为,AMD的发展潜力要远大于英特尔。
威盛的加入使得芯片市场竞争加剧。近年来芯片功能逐渐被整合,以芯片组起家的威盛也免不了将被CPU整合。威盛公司总经理陈文琦说“芯片组厂商不做微处理器将会被淘汰”。威盛从去年开始做CPU芯片市场,目前拥有中国内地的5%的市场份额,今年,威盛希望得到10%的市场。威盛的信心来源于它在全球芯片组市场打败英特尔而获得的成功。
一系列的事实表明,AMD和威盛正在成功抢占原本属于英特尔的领地,并形成左右夹击的包抄攻势。AMD与英特尔在高端产品较量,而威盛则趁两者火拼间隙,长驱直人到他们无暇顾及的低端产品。
无论是AMD还是威盛,英特尔都不敢再等闲视之了。要夺回失去的市场,降价是最直接、最迅捷的一种方式。据来自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方面的证实,英特尔已于5月27日对部分芯片价格进行了大幅度下调,最大降幅达到38%。这是继今年4月29日降价之后,英特尔第三次全球统一的降价活动。英特尔方面解释说,这只是公司每年4-5次的常规性降价,与竞争对手无关。但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本月中旬,英特尔还将有一次降价。
二、市场让价格“芯”动
与4月份集中于“奔腾4”的降价相比,英特尔5月27日降价的产品范围更宽,主要是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奔腾 3”芯片以及“赛扬”芯片。其中,“赛扬”微处理器的降幅为 7%—38%;两款速度分别为1GHz和933MHz的台式“奔腾3” 芯片也在降价之列,分别降价14%和5%;“奔腾3”笔记本电脑芯片的降幅在12%-24%之间。据来自美国的网上报道称,英特尔公司此次降价举措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在今年夏天全面推出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设计的新型“奔腾3”T.almin处理器之前清空现有的库存。英特尔(中国)公司否认了这种说法。强调说降价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能力提高以后,成本自然降低的结果。价格是否进行调整的判断依据主要是市场需求、用户的价格诉求以及与原始设备生产商(OEM厂商)的沟通。就目前英特尔的市场战略来说,英特尔将不会停止对“奔腾 3”的生产,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奔腾4”芯片将进入主流市场,即基于“奔腾4”芯片的计算机价位保持在1200-1500美元的价格水平。纪朝晖表示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双刃剑,以降低价格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商家的惯用手法,AMD今年至少对处理器价格进行了5次下调。
对于英特尔与AMD的价格战,威盛认为对他们影响不大。因为威盛走的是低端产品的低价位路线,在价格上已经没有多少余地,降价幅度极有限。以性能近似的CPU为例,威盛的价格只相当于赛扬的60%-70%。
三、降价:引发利润大缩水
CPU的生产利润与几年前相比已经下降了很多。据英特尔发布的2001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巨幅缩水了82%。英特尔同时发布警告称,未来几个月里美国经济的下滑仍将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2001年第一季度,英特尔销售额为6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9.9亿美元下降了16%,该季度的净利润为4.85亿美元,去年同期的数字则为27亿美元。靠降价刺激消费,这本身将使公司面临极大的风险,导致公司收益向负面影响发展。英特尔与AMD的芯片价格大战的背后,多少让人们有些疑虑与担心:CPU到底还有多大的利润空间,任凭一降再降?芯片生产厂商究竟靠什么方式在赢取最后有限的利润?赔本的买卖谁也不会干,但企业的利润在哪里,利润率究竟有多高?英特尔(中国)公司认为,CPU的降价幅度取决于生产能力。在生产能力提高的前提下,成本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结果是厂商可以将更多的利润空间转让给消费者。英特尔从今年下半年将采用0.13微米的生产工艺,这意味着在同一芯片上可做出更多的晶体管,单位面积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大,成本自然就越来越低了。AMD说,目前价格在60美元的低端产品已经没有利润,对于企业来说,要发展,除了降价,更重要的是开发新产品,搞竞争的多元化。威盛5月30日宣布与瑞典微电子研究机构(Acreo)合作,跨海创建无线通讯应用设计中心,研发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加强其发展后PC时代产品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几年CPU市场的饱和,利润的逐年减少,英特尔利用自己在硅片上的优势,在无线通讯领域拓展利润增长新空间。英特尔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欧德宁在今年4月份访华时指出,英特尔将充分发挥在计算机、通信、硅处理的核心能力,寻找其他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发展速度非常快的网络、通信和无线部分。
四、性能与技术:高端产品交战双方的焦点
英特尔与AMD的竞争,说到底无非是价格与性能的竞争。英特尔方面称“奔腾4”经国际多方性能测评,在运算速度、三维显示、视频音频均获业界好评。AMD则继去年3月份率先跨过了GHz,使CPU的速度得到质的飞跃之后,又在Maxi— mumPC杂志的“2000年最佳中央处理器大奖”评选中,以速龙微处理器击败了英特尔的“奔腾3”。2001年,在“奔腾4” 推出后,AMD以新版处理器在美国研发专家的《微处理报告》中获奖。
英特尔(中国)公司对保持技术研发的领先优势,以及在市场推广方面的获胜非常有信心。2001年年初,英特尔曾提出,到2005年CPU速度将达到IOGHz。英特尔不仅重视速度,同时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在“奔腾4”推出时,英特尔就分别与OEM厂商和软件生产商合作,共同研究其在应用领域的开发。特别是将更多的数字化产品与PC相连接,构筑以 “奔腾4”为中心的“延伸PC时代”。
目前处理器的市场需求以每年10%-15%的增长率递增,可以预见,处理器的未来将以技术取胜,谁拥有技术储备与研发能力上的优势,谁就具备了延伸发展的可能。据悉,在全球 rr公司中,AMD在美国专利局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居第12位,英特尔排在第17位。
五、威盛:打造低价电脑王国
从市场需求分析,DIY市场的电脑出货量比整机高很多,在DIY市场中,高端产品的CPU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且在高端产品中,赛扬的出货量也要超过“奔腾4”。在规模上,威盛与英特尔不是同一重量级的对手;从技术上看,威盛目前也无法与英特尔和AMD相提并论。如果竞争高端产品,无异以卵击石。所以威盛选择低端产品市场发展,以低价位和性能稳定取胜。有调查表明,我国低端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大,仅教育系统的电脑年需求量就在200万-300万台。目前威盛正在与联想、方正、浪潮等电脑公司就此方向的合作进行磋商。
六、晶牌:决胜市场的法宝
成功企业的品牌价值,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像人的生命一样至关重要。特别是当相互竞争的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相差无几时,消费者往往会选择一个他认为值得依赖的品牌。英特尔花了10年的功夫才打造了一个Intellnside。“奔腾4”推出时,能够得到全球20多家OEM厂商的支持,在同一时间推出基于“奔腾4”处理器的电脑,足见其品牌的号召力。
AMD在推出钻龙和速龙系列产品以前,之所以未能取得优异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品牌意识关注得不够。AMD的 K6、K7系列,虽然技术上并不落后,但是品牌名称太过技术化,以致影响到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而钻龙和速龙系列产品的推出,足以证明AMD公司品牌理念的转变。随着钻龙和速龙系列在中国市场迅速走红,AMD公司的品牌概念也渐人人心。但AMD的经营理念却是尽量淡化自身的品牌符号。对于OEM 厂商来说,AMD只是一个电脑配件,解除了电脑厂商在PC品牌宣传投入的顾虑。纪朝晖说,伙伴客户的成功才是AMD的成功。
威盛则以“只要有芯,就有希望”告诉世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CPU,威盛能做中国的CPU。据悉,威盛正在将研发重心转移到内地,使研发本土化,让威盛的ViaO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芯”。
在市场上,英特尔、AMD和威盛是竞争对手,但同时,他们又都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作为后来者,AMD和威盛很自然地把英特尔作为超越的目标。从短期上说,中国需要低价高能的CPU,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更需要成熟市场带来的良性竞争。无论是来自国外的英特尔、AMD,还是来自“中国芯” 的威盛,三国演义的局面不会相峙太久,市场终将分久必合。
七、背景资料——芯片发展大事记
1971年,英特尔发布全球第一颗4位微处理器。
1973年,摩托罗拉推出6800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市场开始起飞。
1975年,英特尔发布摩尔定律:微处理器运算速度每18个月提升1倍。微处理器的竞争以速度决定一切。
1982年,英特尔陆续推出X86微处理器,将竞争演变成英特尔遥遥领先的百米赛跑。
1993年,英特尔首次推出奔腾系列处理器,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公司。
1994年,AMD设计肠微处理器对抗奔腾,挑战英特尔,微处理器进入两强相争。
1996年,微处理器竞争从速度转向应用。威盛、全美达陆续加人市场大战。英特尔垄断的局面受到严重挑战。
1998年,英特尔推出赛扬微处理器适应低价电脑的需求,AMD的K7系列Athlon产品亮相,瞄准中高档电脑市场。
1999年,威盛兼并Cyrix和IDT两家分列全球第三和第四的微处理器公司,以低价处理器向电脑和网络突进。
2000年,英特尔推出“奔腾4”,威盛推出约书亚微处理器。
2001年,威盛将微处理器品牌更名为VaC3。
讨论
1.英特尔、AMD和威盛是如何瓜分高、中、低端芯片市场的?
2.相比AMD和威盛,英特尔的市场营销策略有什么优势?
3.讨论价格策略在芯片销售市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