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私募股权投资正当其时
在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银行信贷款扩张冲动较大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体系显得尤为迫切。随着渤海产业基金投资基金的设立,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兴起初见端倪,对其研究与关注也就显得十分现实而迫切。
四大障碍
缺少良好的政策环境。相比较其他行业,私募股权基金是监管较少、市场自由度较高的行业,且国外股权基金有三分之二资金来源于金融资本。国内目前对于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鼓励性政策不够,障碍性政策较多。比如对于双重征税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限制了金融资本进入私募股权基金;金融分业经营也使得许多成熟的金融资源不能进入这一领域。《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法规,在实施上缺乏配套的操作性环节,并且受制于很多部门规章;而针对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规章始终没有出台,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缺少良好的政策环境。
退出机制有待健全。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基本特性是“以退为进,为卖而买”,资产的流动性对基金运营至关重要。在国外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IPO、柜台交易、产权交易、并购市场、资产证券化和内部市场等无缝链接的资本市场,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提供了发达健全的退出渠道,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国内目前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育不够,企业上市门槛高、道路狭窄,产权交易不活跃,其他退出渠道还在起步阶段,相对而言现有的资本市场无法满足私募股权基金畅捷进入的需求。出口不发达,制约着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
机制需要到位。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核心机制是有限合伙制,即为专业投资人才建立有效的激烈和约束机制。专业投资人在获取较大收益的同时,要承担无限责任,因此管理人能够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游戏规则下,形成与投资人高度一致的价值和利益。而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由于大多数脱胎于国有投资公司,激励机制不到位,约束机制无效,运作效率显然无法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产业基金试点的工作中,更多采用国有资本控股加强对管理公司掌控的做法,而没有采取对专业投资人的必要激励和约束机制,走上了一条“穿新鞋、走老路”的归途,这种机制缺陷在将来必然影响产业基金试点的效果。
管理水平需要提升。股权投资基金是专业化很高的行业,属于高风险、高收益领域,基金的管理运营水平十分重要。目前,中国还缺乏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管理机构,缺乏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同时在基金管理的诚信建设、消除内部人控制方面,都存在许多亟待提高的方面。
三点建议
加快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政府要尽快明确私募基金的发展思路、监管原则和主管部门,从国家政策等层面出台私募股权基金政策,让股权基金的发展有部门可依托、有法规可遵循,尽快出台非限制性条款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的鼓励政策,解决股权资金入口不畅的问题。在加快制度建设的同时,允许加快开展试点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制度建设经验与教训。行业内部应该启动行业协会组织建立,加强从业标准和道德操守建设,较强金融诚信文化的氛围培育。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按照组织形式、交易条件、交易规则和交易产品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资本市场层次,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建立个性化解决方案。要抓住当前资本市场向好的有利时机,壮大现有资本市场的规模,加快股份报价系统发展,适时推出创业板,积极建设柜台交易系统,不断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建立宽敞的退出通路,培育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体系。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为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投资收益,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基金管理水平。国家可以制订行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限量发展基金管理公司,对从业人员进行考试准入制度,设立监管机构,完善投资基金评价方法,规范基金管理者项目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