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生产方式:除了“活动”一无所有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甲:你说什么?企业中除了“活动”,一无所有?!
乙:是呀!我是这样说的。
甲:你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我一进公司大门,首先看到的是漂亮的花坛,气派的办公楼,还有宽阔的厂房。再看厂房里面,那些隆隆作响的机器,忙碌的工人,不断走动和说着什么的管理人员,还有成堆的原材料,不断走下流水线的产品……这些,你都视而不见?!
乙:是的,这些我的眼睛都看见了!但是,眼睛看见的只是现象,心“看见”的才是本质。我的心“看见”,这家企业中,除了“活动”,仍然一无所有。
甲:?!
我模拟这样一段对话,并不是瞎掰,而是想说明一个怎样理解企业的基本道理。企业的基本使命就是“转化”,任何企业发布的使命宣言,无不基于这个基本使命,否则它在产业社会中就毫无用处,不可能生存下来。
“活动”的“转化”
企业,作为一个“转化”机构,则必然有承载“转化”的载体。而“转化”就是要改变些什么,譬如对材料的加工、对零部件的组装、对信息的汇总筛选……而能够改变什么的,惟有“活动”。
除了活动外,我们在企业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活动需要的资源,如果企业中有与活动无关的任何东西,包括人、机、料、法、环中的任何东西,都是多余的,必须在做5S时挑选出来并清理掉的。
我们可以继续推断,“活动”诠释了企业全部要素的信息,是一个如同“商品”概念一样的基础概念,可以作为理解企业的逻辑起点。因此,从研究“活动”入手,企业的全部规律都将会浮现在面前。
“流程”是“活动”的集合
在企业中,另一个与“转化”有关的概念是“流程”。关于流程的一种定义就是:流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活动。公司所从事的几乎所有活动包括了一个流程。流程是单个或一组活动,先获取输入,再向内部或外部用户提供输出。不管公司大小,它每天都利用成千上万的流程创造产品和服务。”
企业统一于“活动”,除了“活动”,企业中确实一无所有。活动分析,是研究企业的显微镜。其实研究企业管理的老祖宗泰勒就是从研究最基础的活动—生产动作开始的。
尽管企业中的活动每天有成千上万,但除了个别活动可能在企业一生中只发生一次,如公司成立大会、破产清算等,而更多的活动则是一次次频繁、重复发生的,就是依靠这些不断重复的、稳定的活动,企业才能完成它的“转化”使命。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除了波特提到的这些活动,我们已经找不出其它活动了。是不是?
对活动的研究,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远远还没有到达终点,我们从这项探索中,还会知道很多我们本该知道,但因为学习了过多理论而变得视而不见的东西。
不管公司大小,它每天都利用成千上万的流程创造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