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殊连锁“正身”,书业再起风云
近日,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民营书店席殊书屋进行全国性连锁经营。对于一家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拥有超过600家连锁店的书店而言,“正身”的最大意义主要在于获得了一种认可。但如果从整个图书业的发展来看,席殊连锁“正身”的背后,是政府已经意识到入世后图书业改革的紧迫性,开始逐渐完善出版物管理的政策体系,更加宽容地接纳觊觎书业的各路资本。
去年9月1日新闻出版署公布实施了新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席殊书屋是此后第一家获得全国性图书连锁经营许可的企业。另一方面,这也预示着书业分销的竞争开始进入新阶段。业内人士估计,2004年将是书业再战高峰之时,主战场是书业连锁。目前,除了许多民营和合资书店进军全国连锁以外,国营老店新华书店也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并准备打破由来已久的省际分割,建立有序统一的全国性、区域性大市场。
“为这一天我们等待了很久。”席殊说。大概许多人都想不到,席殊连锁8年以来都处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地位。作为国内图书连锁经营的探索者,1996年席殊就开始尝试“吃螃蟹”。当时国内还没有形成书业连锁经营的环境,也没有这方面明确的政策规定。因此,席殊书屋另辟蹊径,以特许加盟发展连锁店。在“席殊书屋”商标一体化的前提下,各加盟店在各地进行独立注册。
我国出版物连锁经营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地方保护主义。新华书店虽然号称国内最大的连锁书店,但其总店和地方的新华书店除了名称上一致外,彼此几乎完全独立,各省只在自己的地区内建立连锁经营的网络。
新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出台后,增加了关于“连锁经营”的内容,为像席殊书屋这样的公司带来了福音。按照《规定》,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全国性连锁经营企业,开设新的直营门店,只需到当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而无需审批,同时,取消了出版物零售经营者必须拥有当地常住户口和注册资金两项限制,这对跨地区连锁经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对中国境内的书店来说,全国性连锁经营已经变成了大势所趋,谁也不甘心安于一隅。席殊说:“面对新时期图书市场的竞争,价格、数量、品种已经不再是某个企业的优势,更多将凭的是经营特色和服务,尤其是服务。对连锁企业来讲还凭的是规模实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去年,中国图书分销领域刚刚宣布对外资开放,已经在上海盘踞了8年的贝塔斯曼就与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进行了合资。后者是一家已经获得了全国连锁经营许可证的公司,这一点对双方能够合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这个全国连锁经营许可证,贝塔斯曼顺利地走出了上海。目前,贝塔斯曼书友会已经在北京市崇文区新世界商厦开办了第一家“新生活时尚”连锁会员店。
创立之初就把贝塔斯曼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的上
考乐图书有限公司也紧跟对手的步伐,探路全国连锁。据思考乐总经理何祥根先生透露,目前,他们已经和新华总店签订了合资意向书,一旦拿到全国连锁经营执照,思考乐将毫不犹豫地进入北京和主要省会城市。成立仅两年的思考乐书局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在上海的繁华地段已经开出了三家超大型的门面店。去年10月,思考乐在上海浦东商务区开了一家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24小时书店;今年一季度,思考乐将成立在上海的第四家门面店。目前,思考乐会员俱乐部已经拥有28万名普通会员。
福建光合作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另一支民营书店的生力军。光合作用已经在厦门成立了十二家门面店。尽管在采访中,光合作用不愿透露发展计划,但是它目前已经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华清嘉园成立了一个书房。
席殊书屋坦言“全国连锁经营许可证”的获得对融资有利,目前图书零售领域已对外资开放,一个得到国家正式许可并已有现成连锁系统的公司,对于想进入中国图书业分一杯羹的国外资本有很大的吸引力。随着国家对图书分销市场的开放,图书业被释放的新力量正在竭尽全力挖掘中国图书市场的潜力,分销领域的重新洗牌已经开始,这给新华书店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目前,一些省市新华书店正在尝试股份制改制。股份制意味着民间资本可以进入新华书店系统,因此像思考乐这样的民营书店才得以与新华总店进行合作。到2006年,在图书分销领域,外资可以在合资公司中控股。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希望通过对新华书店的改革,使它成为国内图书出版业的航母,以应对今后残酷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