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000越野电动绞盘 G9000越野电动绞盘 N12000专业电动绞盘 N15000工业电动绞盘 H12000工业液压绞盘 H15000工业液压绞盘 K5000P便携式电动绞盘
K8000 越野绞盘 G9000 4WD绞盘 N12000 专业绞盘 N15000 救援绞盘 H12000 工业绞盘 H15000 工业绞盘 K5000P 便携式绞盘

英特尔开始新冒险重返手机芯片市场

热度487票  浏览16次 时间:2011年5月04日 20:59
工业绞盘

9月23日,当电信运营商T-Mobile在众声喧哗中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采用Google Android开放平台的智能手机—G1的时候,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感受到了一丝难以言传的苦涩。作为Google Android开放手机平台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它与G1失之交臂了。G1采用的是高通公司(Qualcomm)的处理器,其运算能力堪比3年前的PC。

就在G1发布前仅仅一个月,8月21日,美国旧金山,秋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IDF)上,英特尔展示了其基于凌动(Atom)处理器的下一代超便携移动平台Moorestown—整个芯片组厚度仅相当于一张名片或扑克牌,并希望它能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心脏”,但其正式亮相至少要等到2009年底,这意味着英特尔仍不可避免地错失接下来的一年—想想从去年到现在苹果、诺基亚、谷歌、黑莓、索尼爱立信和HTC们发布了多少款吸引人眼球的产品,你就可以想象,错过一年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实,英特尔对智能手机领域的进攻相当凌厉。2006年6月,当英特尔以6亿美元的价格将其移动通信芯片业务XScale卖给另一家半导体厂商Marvell的时候,就曾放出话来,声称未来3到5年将重新评估移动通信市场,不排除杀回来的可能—结果,刚过了两年它就杀回来了。

众所周知,手机芯片市场从来就不是英特尔的应许之地。在PC和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始终处于支配者的强势角色,拥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但在手机领域,这些优势都不复存在。

两年前,被英特尔卖出的XScale处理器也曾从摩托罗拉和黑莓手机的生产商RIM获得了不少订单,每年的收入维持在2亿到3亿美元,但英特尔在6年多的时间里,对它的投入竟超过了50亿美元。

“当年卖掉手机芯片业务不光是财务上的原因,更多的是战略方向和技术架构上的考虑。”英特尔中国大区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监郭京申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事实上,当年的移动芯片部门从未真正融入到英特尔的业务平台中—英特尔掌握核心技术专利的X86架构横跨了它的桌面、服务器、超大型电脑、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所有产品线,而手机芯片XScale采用的却是手机领域通用的ARM架构,英特尔不得不向ARM公司支付专利费用。

“从去年9月开始,风向就开始变了,随着移动互联网越来越被人们认同,这是英特尔重新返回这个市场的机会。”郭京申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而这时,英特尔已成功地渡过了2006年的危机,让竞争对手AMD招架乏力,并在投资者和客户面前挽回了曾一度失去的面?子。

与此同时,它也到了必须重新审视下一个挑战的时候:PC市场的日渐饱和是大势所趋,而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未来颇值得期待。PC市场的年成长率仅能维持在10%左右,智能手机的成长率却高达25%。早在2006年,全球PC出货量是2.4亿部,而手机的出货量却已逾10亿,其中超过10%是智能手机。分析师预测,2010年全球智能型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约3亿部,届时将与PC的出货量相差不远。

尽管如此,英特尔这次重新杀回手机芯片市场的路径仍颇为曲折:它并没有直接切入令人兴奋但门槛甚高的智能手机市场,而是先“发明”了一种被称作MID(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产品—如今你在地铁或咖啡厅里看到一个家伙正全神贯注地鼓捣着一个外观看上去像PSP的电子产品,那个玩意儿没准就是MID。

4月,在上海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联想、三星、LG、明基、HTC和华旗资讯等英特尔合作伙伴,第一次展示了它们各自的MID产品—按通常的意义,一部MID的重量不超过400克,可以直接放在大衣的口袋里,屏幕大小在4-6寸之间,能支持全屏手写,键盘被隐藏在机身的一侧,随时可抽拉而出。你可以用它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社交、在线购物、收看网络电视和视频,也可以用它来拍照……从外观上看,它酷似一部PSP游戏机,与多普达系列的智能手机、甚至与采用了Google Android的G1也颇为神似。它的核心功能在于互联网—在手机和笔记本之外,人们无线上网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

为什么人们需要这种新的选择?“迄今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设备,能满足人们在移动中使用互联网的模式。”英特尔中国区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技术专员沈彤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他认为,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仍偏庞大,随身携带并不方便,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等很多应用都让人难以适从。“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把最好的互联网体验装在你的口袋里。”沈彤强调,“所以我们要保持现在PC上的架构性能和兼容性,为人们带来更接近PC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这也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界的普遍共识。在第一款Google Android手机—G1的发布会上,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曾表示:尽管手机终端的发展颇为迅速,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远远落在后面—“用户还在抱怨难用的软件和令人沮丧的界面。我们需要改变这一切,非常高兴可以把电脑的功能带到移动设备上,这也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产业生态链”。

为了这颗能帮助人们获得电脑功能和互联网体验的、植入众多MID产品的“凌动”(Atom)处理器,英特尔打磨了4年的时间。它需要保持和PC相同的互联网性能,还得把体积缩至最小。最终,一颗“凌动”处理器的体积大致只相当于一枚1美元硬币。袖珍的“凌动”和基于它的Menlow平台,最终造就了诸多MID产品现在的娇小身段。

通过打造“MID”的概念,英特尔迅速掌握了定义移动互联网的话语权,人们一提到MID,想到的并非联想、LG、爱国者等品牌,而是英特尔。人们习惯将MID看作是一款超级迷你的笔记本电脑,就连那些生产商也不例外。在中国,华旗资讯旗下的“爱国者”和联想都推出了MID产品。在爱国者的广告中,对这款产品的形容是“0.3公斤的笔记本电脑”,而联想则索性将其列入消费类笔记本系列,成为一款名为“IdeaPad U8”的笔记本电脑。

这显然并不完全符合英特尔的初衷。按照英特尔赋予的概念,MID是“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的新产品形态”。其实从MID的产品配置上也看得出来—以爱国者的MID P8888为例,它保留了语音功能模块接口和SIM卡插槽,不仅支持WiFi联网,还支持CDMA 1X的无线网络。华旗资讯综合资源新品经理支彬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今后推出的爱国者MID还将支持TD-SCDMA、WCDMA和CDMA2000的3G无线网络。而在电信重组前后,华旗资讯就与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内的国内电信运营商进行过3G合作方面的磋商。

而在日本,英特尔索性与当地电信运营商Wilcom联手推出了一款MID产品,并采取销售分成的模式—这在商业模式上也与传统的手机业务完全相同。

“现在我们到了重新定义手机的时候了。”英特尔中国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技术专员沈彤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语音通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各种PC上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让手机更像一个PC化的互联网终端,英特尔已做了充足的准备。

只不过,无论是与重157g的G1还是与重133g的iPhone3G相比,任何一款MID都还是太庞大太沉重了,而且功耗仍是个麻烦的问题—毕竟你无法想象一部智能手机上还得装个散热用的风扇。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英特尔已制定出明确的规划,下一代“凌动”处理器平台Moorestown的体积将进一步缩小,并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度降低90%的功耗—这样它的功耗水平将接近目前的ARM架构。

英特尔正式向ARM架构阵营宣战。早在去年9月的秋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超便携事业部总经理阿南德(Anand Chandrasekher)就公开拿ARM架构与其擅长的X86架构相比,并宣称使用ARM架构的手机其运算错误发生率超过英特尔X86架构的处理器芯片。人们嗅到了隔空叫战的火药味,也进一步确认英特尔切入手机芯片市场的意图。

针对英特尔的攻击,ARM的全球首席运营官Tudor Brown却表示,英特尔试图把X86架构引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市场的做法纯粹是在“浪费精力”。目前,ARM公司在移动通讯领域拥有强大的同盟—知名的全球移动半导体公司高通、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等都是它的专利技术授权对象。它们对英特尔的侵袭自然也格外防范。高通前任首席运营官桑杰贾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记者采访时曾提出这样的质疑:“一家专注在计算领域的公司想进入移动通信市场,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觉得这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确实是英特尔必须回答的问题。别忘了,为人们带来全新移动互联网体验的iPhone和G1采用的仍是基于ARM架构的芯片。英特尔不得不加快它的脚步了。

顶:30 踩:3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4 (15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127次打分)
【已经有135人表态】
30票
感动
15票
路过
15票
高兴
19票
难过
8票
搞笑
14票
愤怒
14票
无聊
2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业电动绞盘液压绞盘汇总

欣宇时代

    消防绞盘

欣宇时代

    拓松汽车户外网


    中国汽车绞盘网


    中国宠物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