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通宽带市场:等待汽车的“公路”新网通宽带市场分析案例
1
现有公司
之间的竞争
★就宽带产业而言,尽管形势错综复杂,但网通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曾经与网通有“血缘之亲”的中国电信。
电信南北分拆之后,以五大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为主,中国卫星为辅的5+1格局已经形成。在这6家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尚未获得基础电信牌照,中国卫星还未进入实质商业运营,因此能在数据业务上与网通一较短长的唯有电信、网通、联通和铁通而已。
★铁通。从基础网络条件来说,铁通原本或可跟其他三家一比高低,可惜出身于铁道部的铁通先天不足,既缺乏有效的面向市场的管理经验,又缺少足够的资金用于长远发展(中国铁通在去年投资几十个亿,今年可能要达到400个亿,资金缺口非常大),更不用提与生俱来的沉重企业负担,只能坐看其门而不得其入。在电信部门的统计资料上也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电信市场中国移动占36.6%,中国电信占33.8%,中国网通占17.2%,中国联通占11.3%,而中国卫星和铁通加起来才占1.1%。
★联通。稳坐电信市场老四交椅的联通也许可以是网通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如果不是因为CDMA的话。联通拥有其他电信运营商都不具备的政策优势,即它的全业务牌照。但正是因为这张全业务牌照,使得联通战线过长,疲于奔命,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联通推出了CDMA业务,孤注一掷搏击移动市场。从企业战略而言,CDMA无疑是联通的一次正确选择,但从市场态势而言,至少在宽带数据业务上,联通已不得不将市场份额拱手相让了。
★正是因为移动无牌(牌照),联通无心,铁通又无力,导致中国宽带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呈现出双雄逐鹿而非诸侯割据的局面。
★电信与网通相比可谓各有千秋。从企业资源上看,电信拥有绝对优势:不管是中国电信长途骨干传输网、本地资源,还是国际出入口优势都比网通明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拆分后,电信虽然丧失了全国网络覆盖率,但其主干线覆盖的长江以南各省集中了全国经济资源的70%,可谓兵家必争之地。针对现状,网通也不甘其后,动作频频:先收购环球电讯以整合其传输资产欲与电信抗衡,后宣布南方5省1市方案(计划将业务范围集中在上海、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和福建,在5省1市内集团不单设通信公司)直捣黄龙。网通的努力并非毫无收获;在一些地区,如杭州、宁波等地,虽然不在5省1市计划之列,但由于市场培育早,目前网通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了电信,其宽带用户已超过10万。但从总体情况来看,电信雄厚的企业资源仍是网通一时间无法企及的。
★然而在市场运营上,电信面对网通的进攻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网通作为宽带产业“代言人”的整体形象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灵活的市场运作方式也使电信防不胜防。举例而言,在网通引以为荣的宁(波)杭(州)模式中,正是因为巧妙地领先电信,率先与地方广电和政府合作建立合资企业,才使网通立于不败之地。
2
供方侃价实力和
替代品的压力
★对于基础电信运营商而言,供方是内容和应用服务类企业,如视频点播服务公司、电视台网络、音乐网台、图形游戏网站及商业应用系统等。
在传统模型中,供方压力可以迫使一个产业因无法使价格跟上成本的增长而失去利润。宽带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其价值链已初具雏形,而且运营商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供方的巨大压力。但有意思的是,这压力不是供方的“侃价”能力,而是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应用和新服务模式的能力。
★一方面,内容提供商们提供的服务同质化倾向严重,市场准入门槛极低,竞争激烈,导致没有所谓的市场领导者能够以较大投入或较大的营销/技术优势引导宽带应用的发展;另一方面,没有所谓的“杀手级”应用的出现,导致“增值服务”不增值现象的出现。最终用户上网所能够享受到的,无非就是看看新闻,收收邮件,一些“看上去很美”的想法,如网络教育、视频点播等,离其真正为市场所接受并创造价值还差得很远。
★应该说,某些宽带应用还是很有潜力的——比如说,在线游戏。一些网络游戏,如石器时代等,目前已经颇得人气。据调查,95%的网络竞技游戏爱好者年龄在16至30岁之间,大学毕业和大学在读的比例为60%以上。这表明,网络竞技游戏爱好者与消费数字产品的目标人群非常接近。然而,众所周知,游戏开发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欧美游戏界的游戏开发动辄上亿美元,而在我国,有几千万元的游戏开发投入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大手笔了。
★正是在认识到宽带应用不够的基础上,运营商开始自觉地给服务提供商以各种支持。比如,广东电信已于2002年推出了“互联星空”计划,希望通过与内容提供商分成模式来整合行业价值链,从而达到扶持基于宽带应用的目的。但运营商的“慷慨”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宽带应用缺乏带来的困境。举例而言,天津电信局于2002年5月推出了“视听新干线”计划,同样以“分成”为号召整合了20家左右的内容提供商,为其提供营销和收费渠道;至2002年9月,该计划共吸引了3万注册用户,但真正带来的增值收入只有7万余元。
★无可否认,运营商通过给内容提供商制造宽松的环境,可以促进内容提供商的积极性,但要真正开发出能被市场认可的应用,内容提供商还得自己琢磨。
3
买方
侃价的实力
★宽带最终消费者可分为两类: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从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上看,这两类消费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绝大部分的家庭用户来说,宽带接入价格是他们是否选择接入服务的敏感因素之一。从消费习惯角度来讲,因特网让消费者形成了因特网服务收费与距离无关、与带宽无关和可以免费享受服务的印象。从消费能力来讲,在移动电话用户每月话费只有120元左右的中国,很难想像家庭用户愿意为服务价值低于移动电话的宽带每月投入更多的金钱。
那么宽带接入低到多少能为普通家庭用户所接受呢?还是以杭州和宁波为例:如果宽带包月定价在60元左右(不限时不限量)是很能激起用户热情的,短短一年涌现出来的10万用户就是最好的佐证。据说这一价格已是“全球最低价”,但这也确实反映了中国普通家庭在目前宽带服务环境下价格承受力的一个状态指标。
★与家庭用户相反,中国企业在购买数据服务上的支出明显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基于宽带的企业应用市场的成熟,二是企业对该类型数据业务服务的认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自身对数据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现在E-mail已成为企业信息交互的标准手段,而互联网也成为企业信息收集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带宽的主要消费者,企业对数据业务的认同将是未来几年内促使宽带产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4
新进入者的
威胁
★虽然有政策、资金和技术作为进入门槛的三种保障,但在今天仍有为数不少的潜在竞争者正对中国宽带市场虎视眈眈,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在未来几年内最可能成为网通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的,莫过于赛尔网络。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尔)成立于1994年,为中国教育部、清华大学及其他九所大学共同建立的全国性互联网骨干。网络提供大量与学术有关的信息,例如考试成绩、内地院校招生的统计数字以及学术研究的数据库。赛尔正开发如虚拟图书馆、网上遥距学习、网上招生等和学术界有关之聘任事宜。赛尔拥有全国范围的光纤传输网,总带宽达到40G,直接通达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总带宽在300M以上,其中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G,地区网络传输速度达到155M,通达中国内地160多个城市。
★由于全中国几乎所有能上网的教研机构和学校都在CERNET的网内,因此,CERNET对中国网上教育资源形成了实际上的垄断。远程教育是赛尔网络的另一张王牌。赛尔正在投资,与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共同开发宽带内容。教育部近期公布的45家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名单中,属于赛尔股东的10大院校(清华、北大、北京邮电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几乎全部在列。目前,赛尔正在打“政策擦边球”,已经在教工宿舍和学生公寓的教育小区开展宽带接入服务。并将与长城宽带等运营商合作,为他们的宽带小区提供内容服务。
5可能采取的竞争战略
★按迈克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