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攻“移动梦网”
对于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来讲,移动数据业务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如果让“移动梦网”一家独占,似乎于心不甘。
8月初,中国联通推出“联通在信”,宣告进入移动数据业务市场的角逐;中国电信也不甘示弱,积极酝酿,准备打“固定电话短信息”业务的牌。分羹行动的大幕已经拉开。
在这出戏里,中国移动的地位极其重要,现在它正面临着两面的夹击。这种挑战会对其“移动梦网”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什么影响?新进入者是否已经真正具备了竞争的实力?其突入市场的利器是什么?移动数据业务市场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我们仍然拭目以待。
固定短信息:“狼是不是来了”?
重庆移动通信公司 黄欣
据说在今年10月底,中国电信将正式开通固定电话短信息业务,进入短信息市场。
固定电话的短信息业务,是指在目前的PSTN上提供类似移动短信息功能的一项业务。这项业务包括:用户话机之间互发中、英文短信息;通过服务中心和因特网发送短信息;与因特网、电信业务受理及计算机系统相联等6项业务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这项业务,获得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电视节目预告等大量的公用信息,还可以像手机一样给固定电话、手机发送短信息,方便快捷。
用户要想享受固定电话中文短信息的多项服务业务,只需到电信营业局申请开通,再买部可收发短信息的话机或是安装一个接收短信息的显示器即可。
实现固定短信息的技术并不复杂,主要包括网络建设和内容建设两个方面。第一,网络建设。将原来的普通电话机换成特殊的智能终端,将端局的交换机汇接到FSK接入服务器上,FSK接入服务器和ADSI服务器共同配合,将业务请求转发到固定短信息中心上,由短信息中心完成信息服务的提供。第二,内容建设。目前,中国电信正在筹备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短信息平台:在一个本地网里分成多个专业平台,如股市行情、滚动新闻等,然后将全国范围内的短信息平台统一数据格式,形成一个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短信息服务网络,使用户可以在最近的地方登录短信息平台,索要全国任何一个平台站点的信息。
固定短信息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日本、韩国的电信公司在此前已经向用户提供此项业务。广州今年初试运行了固定电话短信息业务,用户对该项业务的反响不一:一方面,许多用户表示短信息业务的开通,无异于多了一种相互沟通的方式,获得信息也比较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用户对这项新业务还比较陌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麻烦不少,必要性不大。
另外,固定电话的话费相比移动电话低许多,因而如果固定电话真的开通了此项业务,如何收费将是制约其市场拓展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据了解,该业务的收费标准尚未最终确定,预计会采取包月制和按条数计两种计费方法,而且会比手机短信息的资费低。在终端方面,目前已有厂家开始生产能接受短信息的话机、显示器,其价格约在500元以下。
固定短信息的推出将会对移动数据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将为其带来一些机遇。
第一,不利之处。中国电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拥有最大的用户群体(截至2001年6月底,我国的固定电话用户已经达到1.64亿户,比中国移动的1.02亿多出6000多万户)、强大的网络支撑和丰富的内容服务经验,一旦推出固定短信息业务,消息定制类、信息点播类的“移动梦网”业务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部分业务收入将会被分流,出现较大滑坡。
第二,有利因素。中国电信推出固定短信息业务后,必然会在广告宣传、业务推广、用户培训等各个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从而使更多的用户(很多移动用户同时也是固定用户)认识短信息、了解短信息,并进一步培养出阅读文字信息、使用短信息的习惯。一些具有移动性、即时性特征的业务,如点对点信息、邮件通知等业务,因固定短信息不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所受到的冲击不会太大;而且,随着更多的用户了解短信息,这些业务的收入还会有较大增长。
另一方面,固定短信息如果不能与移动电话短信息业务实现互联互通,其作为信息交流手段的意义会大受影响,因此,中国电信必然会谋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订短信息的互联互通协议,作为占移动市场份额78%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自然会获得一张掣肘中国电信的“牌”,在其他的互联互通问题上获得更多讨价还价的余地。
对中国移动来说,固定短信息的到来并不能说是“狼来了”,其对中国移动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动自身的发展和能力,对于中国移动,现在最重要的是利用先发优势,大力发展移动数据业务,提升“移动梦网”品牌价值,为即将到来的战斗作好准备。
联通在信: 欲与梦网试比高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李欢欢
面对生机勃勃的移动数据市场,中国联通也心动难耐。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努力,2001年8月1日,中国联通正式推出了其无线数据业务的统一品牌—“联通在信”(UNI-INFO),正式要与“移动梦网”比个高低上下。
“联通在信”是中国联通通过自身的165网,联合新浪、声讯通、搜狐、东方网、网易、首都在线等颇具知名度的SP,向联通移动用户推出的无线数据服务,目前主要提供基于短消息平台的订阅和点播业务。其在硬件设备、网络平台、存储转发和信息源的特性上都可圈可点,而且真正实现了一点受理、一点接入、一点结算、全网服务的体系构架。
目前,该业务第一批开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9个城市,这些省市的联通移动用户可以享受到:第一,新闻、旅游、生活、财经等信息类服务;第二,电子邮件、日程安排、电话簿等个人信息管理类服务;第三,移动电子商务,如:股票交易、手机银行、彩票、交费、购票等;第四,游戏、铃声下载、图像下载、笑话、聊天等娱乐类业务;第五,基于位置的服务,如:酒店、餐厅等环境信息查询、紧急救助、区域广告等;第六,企业办公、交通管理、移动警务及公共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设施管理与控制等应用服务。
面对上述种种业务,用户只需确认自己的手机支持中文短信息功能,无需办理任何手续即可开通使用。用户如何使用这些服务呢?
方法之一,在互联网上通过联通165网或各合作SP的网站页面进行订阅或点播。其网址分别为:
165网 http://www.cnuninet.com
新浪 http://sms.sina.com.cn
搜狐 http://sms.sohu.com
网易 http://sms.163.com
首都在线 http://sms.263.net
东方网 http://mobile.eastday.com
声讯通 http://www.365do.com
掌中万维 http://www.newpalm.com
证券之星 http://sms.stockstar.com/sms/
灵通网 http://www.linktone.com
华动飞天 http://www.chinawdn.com
腾讯 http://www.tencent.com
通过在互联网上访问相关的页面,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联通在信业务的申请、取消、查询、更改、暂停或启动。
方法之二,通过手机,根据业务代码点播和订阅。
无论是那种方法,用户都应预先设置归属地的短消息中心号码,这个号码可以咨询当地客户服务热线—1001。
资费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中国联通的无线数据业务资费由通信费和信息服务费两部分组成。通信费是指占用通信网络资源所产生的费用,由联通制订,并向用户收取。其中,通过手机或互联网发起的订阅、点播等业务,成功收到后按上、下行分别0.05元/条计费;点对点方式向主叫方收取0.10元/条;同时向用户提供总通信费30元/月的封顶服务(点对点业务除外)。信息服务费是指用户使用SP提供的信息及应用服务所产生的费用,由各SP制定,并向用户收取(目前,中国联通代收费)。SP单向业务信息服务费是按条收费的,价格上限为2元/条;采用包月制收费的,价格上限为30元/月。